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佛像逃難走了,有的寺院佛像全部保留,尤其西天寺,那裡以五百羅漢像聞名,這些羅漢像全部被留了下來。
和佛像不同,羅漢像有各種各樣的姿勢,很像真人,而且有五百個,是最好不過的可利用工具。夜間,太平軍把它們間隔著擺在山坡上,用青草和稻草遮住一半身子,還準備了旗子等小道具,一切就緒後,稀稀落落地點起幾隻燈籠,燈籠過多,會顯得不自然,而且也有被清軍看破的危險。在適當微暗中,安排出一種令人感到是士兵散開埋伏著的情景。要誘使清軍開炮,僅僅這樣還不夠,懦弱的軍隊在膽怯時才會開炮。要讓清軍感到這五百羅漢就要攻打過來,因此在雨花臺山中,還有幾十名士兵高聲喊叫。
一聽到吶喊聲,城上清軍就害怕地拉開了炮門。隆隆炮聲響到黎明。到了早晨,用望遠鏡一看,城上才發覺是受了騙。太平軍在等待全軍到達,等待期間,敵人已消耗了不少彈藥。水路先鋒隊打著青旗來到南京城下,全軍到達、登岸、攻城,大約用了三天時間。太平軍主力已在下關七里洲登陸。下關是南京港口,長江中船隻在下關開船靠岸。在下關登岸,東邊就可看到南京西城牆。
在南京西城門中,最北的是儀鳳門。儀鳳門依盧龍山而建,城內比城外地勢要高得多。城內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外,對進攻一方十分不利。
陰曆二月初三(陽曆三月十二日),太平軍全軍到達。同一天,部分太平軍進攻長江對岸的浦口,徐州遊擊馮景尼敗逃,這一來,太平軍進攻南京時,後側不會遭到襲擊。
太平軍開始了他們所擅長的坑道戰。
南京是天險,但有一個附加條件,即守城軍要保住城外東郊的紫金山。紫金山當時稱作鐘山,從鐘山可俯瞰南京城。紫金山腳下有明孝陵,是明太祖洪武皇帝的墓。清軍並沒有守紫金山之意。和雨花臺不同,這是座大山,守衛這裡需要相當多的兵力。清軍兵力守城已然不足,若有守衛這樣大山的兵力,恐怕早就調去守城了。
南京駐有滿族江寧將軍。因為被人們稱作副都,所以滿族軍人和官吏比其他省城要多得多,他們和家屬加在一起,據說有四萬人。滿族人從屬八旗,所以也稱旗人,他們幾乎全都住在內城。內城旗人多,所以稱“滿城”。清代採取隔離的民族政策,差別化對待,因此各民族間難以和睦相處。
南京被認為是天險,然而只十三天就淪陷了,這固然有許多原因,而後世史學家一般都會舉出一條,那就是“漢滿不和”。
紫金山平靜地躺臥在南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