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十四章 勤王軍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趙桓很快打消了這個想法,作為一個新興的軍事團體,此時的金國必定對於軍事技術有著極高的敏感性。

另外,對於此時開封城裡有沒有金人的奸細,趙桓也比較篤定,那肯定是有的,兵臨城下,賣國求生的人從來都不會少,要不然姚平仲夜襲金營,怎麼會一頭撞進陷阱?

萬一火藥,大炮引起了金人的注意,那趙桓未來最大的依仗就沒有了。

而且,大炮這東西,用來攻,比用來守要有用的多,所以,這東西他必須藏好,直到某一天,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最終,趙桓讓人把這門簡易大炮搬回皇宮存放起來。

之後他讓張愨繼續製作顆粒火藥,又千萬叮囑他火藥的存放一定要選人少的地方,而且要分散存放……

回到宮裡,趙桓再次召見了李佖。

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趙桓發現,在銅作這方面,軍器監並不擅長,更擅長鑄造銅器的是將作監。

趙桓交給李佖一疊圖紙,裡面不但有類似後世三磅炮的圖紙,還有相應炮車的圖紙。

前膛加農炮的設計並不複雜,趙桓記得,三磅跑的口徑大約是七十四毫米,也就是宋尺的兩寸半,就算記錯了也沒關係,讓工匠做一個三斤重的鉛丸,量一量直徑再加上點就行了。

知道了口徑,其他的一切就都容易推算推算了,首先是膛深,必須大於十三倍的口徑,小於二十三倍口徑,小於這個倍徑,火炮的威力會急劇降低,大於這個倍徑,管長加長帶來的效益又會急劇衰減。

趙桓採取的是和拿破崙炮差不多的16倍徑,即膛深四尺。

接下來是炮管壁厚,青銅加農炮的尾部炮管壁厚應該和大炮口徑一致,也就是說,大炮尾部的直徑應該是三倍口徑,即七寸半,口部直徑應該是兩倍口徑,即五寸。

在為了加強最容易炸膛的跑尾強度,趙桓設計炮管的後三分之一直徑都是七寸半,從三分之一到炮口,逐漸縮小到五寸。

這樣的青銅炮的炮身重量大約五六百斤,對於宋代的鑄銅工藝來說,完全不存在問題。

畢竟原身的便宜老爹宋徽宗二十年前就花費二十多萬斤銅,鑄造了九口大鼎,平均一口鼎兩萬多斤,五六百斤的銅管子根本就是小卡拉米。

如今這九口鼎還放在九成宮裡,趙桓還專門跑去看過,掐指一算,光這九口大鼎,就能鑄造五百多斤的四磅炮三四百位!

炮車自然是經典的前後兩截設計,兩截分開,前面是一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筆趣閣無彈窗最新章節 楊燦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七國爭霸,昏君竟成千古一帝 人間政道 溫時寧傅問舟筆趣閣全文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