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至夏季初,即五月和六月,春假過後再回來,準備論文的時間就不多了。
哲學系對於本科生的論文雖然沒有那麼高的學術上的要求,一般就是就某個具體的哲學問題發表下人云亦云的看法,或者寫一篇簡單的讀書心得體會,它更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學術素養和積累研究經驗,但是也不容小覷。
尤其是不同學校(哥大),不同導師(霍華德老頭兒)的要求不同。
霍華德教授就屬於那種治(吹)學(毛)嚴(求)謹(疵)的老學究式的人物,李斯年之前苦(敷)心(衍)構(了)思(事)的幾篇文章都被他給否絕了。
但是,現在文思泉湧的李斯年感覺自已又行了,不怕了,他感覺自已還能再大戰三百回合。
具備了超前視野的他,早晨醒來之後,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想到了一個絕好的點子,並做好了構思。
輕輕推開霍華德教授辦公室的門,李斯年看到辦公桌前面坐著兩位教授,除了霍華德教授之外,還有一位年紀差不多,但是面容更顯慈祥的老者,兩人似乎正在討論著什麼,神情專注而投入。
這位教授李斯年也認識,就是之前和布雷迪提起過的約翰·杜威教授。李斯年雖然平時都是跟著霍華德老頭兒混的,但是大一時也上過他的課。
可惜之後兩年杜威教授一直在外講學,尤其是應胡式、蔣孟林、陶星之等華國弟子的邀請在華國待了兩年多時間,直到去年秋天才回到米國。
這也導致李斯年想選杜威教授作為自已畢業論文的導師,從而和國內的一些學術大佬攀上關係的願望徹底落空,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了霍華德教授作為替代品。
是的,胡式、蔣孟林、陶星之,還有郭炳文,張柏玲這些未來在華國思想、教育領域內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師從於杜威教授,攀上他可是混入華國頂級文化圈子的一個絕好機會啊,這麼粗的大腿怎能不抱。
胡式在杜威離開華國時,專門寫了一篇《杜威先生與華中國》的短文,感嘆:“自從華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華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先生這樣大的”;“在最近的將來幾十年中,也未必有別個西洋學者在華國的影響可以比杜威先生還大的”。
可見其對於這位授業恩師的推崇。
碰到了大佬談話,自然就得安靜一些。
李斯年不想打斷他們的談話,悄悄地和布雷迪在旁邊的沙發上坐下,儘量保持低調。
霍華德教授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