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嘉靖時期的嚴黨?隆慶時期的徐黨?還有那牢什子的什麼東林黨?”
“這是在幹什麼?把咱大明的朝廷當成自己的後花園了嗎?”
“過分!可殺!”
天幕上說李林甫之罪行早就於天下人儘可知了,又舉例大明的一串子黨派。
自古以來,黨爭都是朝廷大禍根!
所有臣子只能以皇帝為效忠目標,一旦開始拉幫結派,就會有黨爭的發生,就會影響朝廷處政的效率,將風氣搞得烏煙瘴氣的!
“嚴嵩?徐階?”
“有意思,有意思啊!”朱厚熜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笑容。
清流也要結黨?
結黨也叫清流?
【在內部矛盾上,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這些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
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
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東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祿山部隊中最驍勇勁捷的一支部隊。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
李隆基雖然重用宦官,但是他身邊的大宦官卻是一位千古名宦,與歷史上明朝嘉靖時期的李芳、成化時期的懷恩、永樂時期的鄭和、漢朝的蔡倫等都是留有不錯名聲的。
而這位被稱為千古賢宦的就是高力士。
因此當李隆基對高力士說:“朕現在是老了,幹不動了,也不想幹了。
於是將朝政都託付給宰相,他是大唐的宗室,自己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