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人隊遷往西海岸的創傷,[41]紐約每個街區都瀰漫著小村莊(或猶太人小社群)式的悲劇氣息。因此這個訊息像一個奇怪的不祥之兆。但我們的不安很快就被抹去了:斯特蘭德書店迅速重煥光彩,在街上拔地而起,建起了四層樓房,像是垂直版的書排書店。
1960年6月,我在《紐約郵報》得到一次試用機會,擔任記者。於是我開始關注偉大的記者前輩們的故事,這時斯特蘭德又一次在那裡等候著我。我在《郵報》上夜班,這讓我有空(尤其是在發薪水那天)去斯特蘭德,並且找到一個光線昏暗的地方,我的左手邊就是許多前輩們的作品。A.J.利布林、約瑟夫·米切爾、海伍德·布龍、韋斯特布魯克·佩格勒、瑪莎·蓋爾霍恩、戴蒙·魯尼恩、H.L.門肯、吉米·坎農、I.F.斯通、W.C.海因茨、約翰·拉德納、保羅·加利科、麗貝卡·韋斯特……這份名單似乎可以無窮無盡地列下去。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在《郵報》我遇到了很喜歡的專欄作家默裡·肯普敦。我在斯特蘭德書店找到了他出版於1955年的非凡作品《我們時代的一部分》,並讓他為我在書上籤了名。後來當我漫步在斯特蘭德書店的側面過道里時,我又一次見到了他。寄居於書架間的無窮可能性真是讓人著迷。我的另一位義務教師是喬·沃什巴,他也在《郵報》工作,後來成為《60分鐘》的創始製片人之一。喬跟我一樣,去過的書店他都喜歡,但更加偏愛斯特蘭德。當他建議我讀某本書時,不論是新書還是舊書,我都會去讀。活到這把年紀,我終於見到我自己的書擺上了那些神聖的書架。但在我早年離開斯特蘭德的那些日子裡,我也曾加入許多其他人的行列,他們並非都是騎在巨人肩頭回家的作家。
作者簡介:
皮特·哈米爾(Pete Hamill),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編輯和小說家,已出版二十二本書,其中包括暢銷書《八月雪》《永遠》《小報之城》等十一部小說和回憶錄《飲酒人生》。他和妻子富紀子現居翠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