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卻一點都不少。才登山,便能看到遠處那山頂上,煙火氣旺盛的場景。人們對於祈福,那是極為熱衷的。
也有很多的人,將未來寄託於“信仰之力”上,儘管很多人可能,只是臨時抱佛腳。但,有那一刻的心靈寄託,總比心灰意冷,要來得強很多。
這丫髻山的雙峰高聳,玲瓏石林,磐石御坐,林木茂盛,鳥雀繁多。順石階攀登向上,各種的景色也是尤為突出。像進門時的雙松迎客、跨門入內後的回香攬古、石經道、萬壽柏抱松、御坐石、碑林懷舊、碧霞夕照、觀音望海、石門等,一切的一切,都有著有趣的名堂。
這些名堂,雖說很多都是現代人憑空捏造出來的,可對於遊歷至此的人來說,倒也不失為值得一觀之所。
來此地敬奉香火、許願者,都是奔著所謂的“王二奶奶”而來的。這王二奶奶呢,是香河縣城東南喬各莊的、喬家二姑娘。她嫁給雀林院村的王二哥後,被稱為了王二奶奶。
陳默為此,還特意向著當地的工作人員,瞭解了一下這個“王二奶奶”,據工作人員講,說這個王二奶奶的真實姓名啊、已經不可考了。但她的故事在當地的民間是廣為流傳。據傳,她生於明朝中期。不幸的是,她與王二哥在結婚當天時,王二哥就被官府給抓去當了兵,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王二奶奶因此與小叔子一起,做起了賣豆腐的生意。由於她孃家有接生和看病的傳統技能,王二奶奶在賣豆腐的同時也給人看病。尤其對窮人,她是一文錢不收,對有錢人家、卻會收費。收是收,可將所得錢財,統統用於了濟貧。她的醫術和善行,使她在當地贏得了“活菩薩”的尊稱。
隨著年歲增長,王二奶奶因為積善行德,而被人們尊為“神仙”,她的仙座、就設在這丫髻山的娘娘頂處。為了紀念她,人們在山上修建了王娘娘廟,後來又增建了鐵瓦殿。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香河及周邊地區的民眾,都會前往丫髻山朝拜王二奶奶,祈求她的庇護和保佑。
隨著人流,陳默登上了所謂的娘娘頂,也看到了大殿內的,所謂的“王二奶奶”。既然來了,他自然是要為即將出生的孩子,以及家人求一份平安。三拜九叩之後,在門外的焚化爐內,燒了寶塔、路引,引燃了手中的香火。
有沒有什麼奇效,願望會不會達成,陳默不知道,但參拜過後,先前心裡的不舒服感,倒真的是消失不見了。或許是因為心理作用,亦或是登山流汗後的釋放所致。總而言之,這一刻的陳默,舒心異常。
心情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