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是他開飯館的大兒子,縣城最有名的富人,聽說還是他的幾個子女。這都是因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積的德。
唉,你別懷疑,她講的這些現象還真是存在的,但這個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她講的是因果善行。
與西方人不同,中國人更願意用“善”來替代“愛”。著名小說家王朔說過,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本質就是物理上的能量守恆定律——你做了一件壞事,你打著各種冠冕堂皇的幌子把別人的東西巧取豪奪到你那裡去了,你仗勢欺人,別人或許敢怒不敢言,但“敢怒”二字就說明“報”的能量已經產生,再也不會消失。它如何積累,如何醞釀,如何釋放,都只是一個時機和管道的問題。反之,你做了一件好事,付出了愛心,幫助了別人,別人即便不能即刻報答你,但至少不會討厭你,周圍的人也會認可你。認可你的人多了,善報自然會絡繹不絕地隨之而來。所以,不要再唱什麼“有多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善是良好道德的發揚,又是道德積累的開端。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一個社會的良好的道德風尚,一個人良好的道德修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宣傳教育,要輿論引導,更要實踐、參與。慈善是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層次,無私奉獻,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圖個好名聲,或者避稅,或者領導號召不得不響應;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時間、精神,層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出於什麼動機,只要他參與了,他就開始了他的道德積累。所以我主張慈善不要問動機。——季羨林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家偈語,據說還是觀音菩薩發的大願。其中,“無緣大慈”指沒有汙染的愛。佛家講究緣分,講究“佛門廣大,只度有緣人”,但觀世音一顆菩薩心,悲憫一切有情眾生,於是便發願說,沒有緣分也是一種緣分,沒有緣分的人,無緣無故的人,我也要愛他、度他,盼他活得快樂。而“同體大悲”,就是說我和他雖然非親非故,但見到他苦我自己也苦,見到他痛我自己也痛。苦在他身,猶在我心;傷在他身,痛在我心。不管有緣無緣,我都要超度他們脫離苦海。
唐代的無際大師有一個著名的“心藥方”,又稱“十味妙藥”,分別是:慈悲心一片、好肚腸一條、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其中,與慈悲有關的妙藥就佔了至少四味:“慈悲心一片”,是要我們心中存一片慈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