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憶自己的過去,他都發現:每當他對人生充滿了信心,以為前程已定時,命運總會以突如其來的轉折打他個措手不及。
中午已過,大家沒有吃午餐,游擊隊已經沒了口糧。沒有食物,就沒得午飯吃。這道理很簡單,但埃利斯卻發現很難適應。可能這就是為何多數游擊隊員都是老煙槍:菸草能控制食慾。
即使是坐在陰涼地裡,依然是酷熱難當。埃利斯坐在小屋門口,想吹吹小風。那裡可以看到田地、河流和石沙混鑄的拱橋、村莊、清真寺以及凌駕其上的懸崖。多數游擊隊員已經就位,既有廕庇又有掩護。多數人都埋伏在靠近懸崖的房舍內,直升機的炮火很難擊中;但有些人還是不可避免地埋伏在靠近河道較為危險的位置。清真寺正面由糙石砌成,牆上開出三道拱門,每道門下面都盤腿坐著一個游擊隊員。這讓埃利斯聯想起站崗的哨兵。三個守門的他都認識:最遠處的一道由穆罕默德把守;中間是他的兄弟卡米爾;最近的一道則交給阿里·加尼姆,一個脊背扭曲、生養了十四個子女的難看傢伙。之前他曾和埃利斯一起負傷。這三個人每人膝頭都橫著一支步槍,嘴裡叼著煙。真不知哪個能活到明天。
讀大學時,埃利斯寫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莎士比亞對於臨戰等待場景的處理手法。他對比了兩篇戰前演講:一篇是《亨利五世》裡國王的振臂高呼:“再一次向海灘發起衝擊,衝啊,我的朋友們;要麼便以英格蘭的血肉死軀築起防禦的高牆。”另一篇則是《亨利四世》第一部中法斯塔夫關於榮譽的憤世獨白:“榮譽能把斷了的腿接回來嗎?不能。胳膊呢?也不能……榮譽醫不了傷病咯?沒錯……誰享有榮譽?星期三沒了命的傢伙。”19歲的埃利斯寫的這篇文章沒拿到高分,那是他第一篇,也是最後一篇習作。在那之後,他轉而認為莎士比亞乃至整門英文課程都“無關緊要”。
一連串的叫喊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對方所用的達里語詞彙他沒有聽懂,不過也沒必要懂:從急促的口吻中他已經明白,周圍山坡上的哨兵已經發現了遠處來的直升機,並給懸崖頂的尤瑟夫發出了訊號。訊息就是尤瑟夫發出的。太陽炙烤的村子裡頓時一片緊張,游擊隊員們各就各位,隱蔽妥當,檢查武器,抽菸提神。三個鎮守清真寺大門的隊員藏在門內的陰影之中。從空中看去,整個村子荒涼無人,彷彿大家都在休息,跟平日天熱的時候沒什麼兩樣。
埃利斯仔細聆聽,直升機螺旋槳顫動的聲音步步逼近。他的腸子發軟:看來是太緊張了。他想:以前越南佬藏在溼乎乎的雨林,聽著我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