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的慫恿唆使李二去幹事。
在李二尚在,開國文武尚在,兵權強勢強盛的情況下,李二肯做,就沒有做不成的。
唯一的詬病,就是李二太過在乎身後名。
這就是他對世家門閥一軟再軟的緣故。
李二咀嚼的速度都慢了不少。
他怎會不清楚,那些人會是誰的人。
如今朝堂上的官員,背後站著世家門閥,豪門大族的少了嗎。
就算是中樞大臣,對世家門閥也多有維護。
他想了想,道:“朝廷要做,但如何去做?”
“朝廷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這裡要用,那裡也要用。”
“孔穎達也說了,朝廷有錢,但也負擔不起那麼一大筆開支。”
教育開支,是看不到回報的。
也不是短時間能夠見到成效的。
需要長年累月去堅持,去投入,才有所成果。
朝廷多出一筆龐大的教育支出,勢必會在其他地方減少投入。
一年兩年不顯,多年以後,就會有地方出現短板。
軍隊不能減,朝廷官員的俸祿不能減,各個官署的支出,也減不了。
哪什麼地方去減?
說白了。
大唐的盤子,就這麼大,每年收上來的稅賦,就那麼多。
府庫剩餘的錢糧,還要支撐李二時不時的出兵。
還有多少錢,能用在其他地方?
李承乾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想要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
“朝廷無法承擔全天下的教化,那麼可以小範圍的推廣。”
“長安是大唐帝都,自是要敢為天下先。”
“先在長安推行,凡是適齡的孩童,皆登記造冊,免費入學,朝廷提供學堂,教材書本筆墨,飯食。”
魏徵忍不住,道:“如此待遇,是不是有點太……。”
李承乾打斷魏徵的話,道:“魏師,不要在意這三瓜兩棗。”
“這一批學生,是受朝廷恩典的,才有讀書求學的機遇的。”
“假以時日成才,就算不入朝為官,但他們也是忠於陛下,感念天子恩情。”
“優秀者,科舉入仕。”
“平庸者,派遣其他地方,作為啟蒙之師,也是綽綽有餘。”
他幽幽的說道:“朝堂要培育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