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二,尋找對標物。
當時的我對自己說:“不如去好好研究下,風格類似的那些微信大號們是怎麼成功的吧?”
於是找了一堆風格比較類似的大號,開始從技術角度一個一個研究。其中有一個大號,每次都會在文章開頭,標註“這是我們推送的第360篇分享,內容全部來自作者原創”。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因為這個相當於給自己加了個計數器,而且很容易模仿。於是我也學著對方的樣子,開始記錄自己的文章數。按照自己的估算,寫了這麼久,怎麼也寫出過六七十篇了吧,沒想到實際一數,才寫了四十幾篇——自我認知與現實的差異極大。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改變,卻非常有效地減輕了我的焦慮。對標後才知道差距如此巨大——我才寫了人家內容的九分之一不到,至少先做到人家那種程度,再來操心使用者量的問題吧。
第三,暫時無法得到更多,就想想能否做得更好。
有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蒐集別人用過的好創意和好方法,把這些都一一記錄下來。
再有就是以前很少投稿。現在倦怠期,反正寫不出東西,就四處亂逛,看哪個大號需要投稿,就抱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態度去投一個,反正也不佔什麼額外成本,也可以一稿多投,反正投完了就拋在腦後,也不用太在意人家有沒有采用。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後臺的訂閱突然又多了起來,也不知道是以前的哪個措施起了作用。我的心情一下子明朗起來,產生了新的動力和寫作慾望——倦怠期就這樣度過了。
我舉寫公眾號的例子,是因為它最容易被理解,其實無論在小說創作、繪畫、英語學習,甚至減肥的時候,我都有過和倦怠期做鬥爭的經驗。
慢慢地,我發現一條規律:我們在任何一個領域的成長,都不是拋物線,而是一種階梯式的進步,更神奇的是那些你覺得“很努力卻依然毫無進步,甚至還有退步”的時刻,恰恰是已經量變快要形成質變的時候。
這時候,熬過去了,就能有一個小小的飛躍;熬不過去,就此放棄,說明你並沒有那麼愛這件事。
對於你所熱愛的事情“再堅持一下”,在你看來,或許是特別漫長,看不到盡頭的,但就像種子破土而出前的醞釀期一樣,這時候你正好可以積蓄力量,也可以稍事放鬆,總會有一場雨水不期而至,帶來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