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調整,就可以看作是非常有價值的獨特經驗。
再比如一個普通的行政人員,如果經歷過大型的公司搬家和辦公室裝修專案,就比日復一日地做固定行政工作的人員更有價值。還記得《杜拉拉昇職記》裡杜拉拉兼任行政人事時打的第一場硬仗嗎?是裝修;還記得那個在阿里巴巴從行政前臺升至××的傳奇人物彭蕾嗎?大部分報道仍然會寫,她打過無數場硬仗,例如辦公室裝修……
第三,人脈資訊。人脈多麼關鍵,無須再贅述。這裡的人脈不但指那些和你直接認識的一度人脈,還指那些你的直接熟人的熟人,即弱聯絡的二度、三度人脈。資訊則包括輸入和輸出:你是否能在相對早的時機,第一時間聽到重要、稀缺的資訊,以及你是否能在合適的時機,傳遞給別人有價值的資訊,這些都是決定你個人價值的所在。
第四,學習力。學習力和以上能力版塊不同,進入職場後,再也沒有人主動、硬性要求你學這學那。職場學習,要麼是自我驅動的行為,要麼是壓力驅動的行為,而一個人的職場學習力,其直接的作用,是這個人擁抱“職場變化”的能力。
我還清楚地記得做諮詢顧問時,有次一個地方上的大型電信集團,要我們幫助推進一個專案的落地。集團裡一部分老員工堅決反對,因為這會破壞他們既有的工作方式,其他大部分員工沉默觀望,默默期待著專案流產,這樣就不用有什麼變化;只有很小一部分員工,使用者專案落地後,他們願意加入先遣專案組,主動學習適應新的系統,並協助系統順利落地。最後專案排除萬難落地,這一部分人都成了骨幹。
第五,溝通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在HR的技能模型裡,並不具有這一點,而在我看來,這點太重要了。至少在現在,同樣兩個水平相當的工程師,會寫部落格、能開公眾號、能持續輸出專業觀點的那個一定能成為KOL2 ,自備品牌光環,當然價值度更高。溝通能力是一個基本,即便是藝術家,都不能只關在畫室裡畫了,也要去和代理溝通,去參加展覽,還要在展覽上為重要的VIP客戶講述傳達自己的藝術理念。
關於上述的每個人的技能套裝,還有另一種劃分和自我分析的方法,可以作為我們思考、分析的參考思路。
一種是資產型的,例如學歷、技術、經驗、資格證明……這些都是你已經擁有,並且可以羅列在個人簡歷上的;還有一種是工具型的,例如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學習力、適應性、抗壓性……這些是幫助你在做同樣工作時,可取得槓桿效應的工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