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抱愧山西 (第1/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抱愧山西

һ

十餘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翻閱一堆史料的時候大吃一驚,便急速放下手上的其他工作,專心致志地研究起來。很長一段時間,我查檢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閱讀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終於將信將疑地接受了這樣一個結論:在十九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竟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裡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證,本文不作經濟史的專門闡述,姑且省略了吧。反正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數最大的是山西人;要在全國排出最富的家庭和個人,最前面的一大串名字大多也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按照我們往常的觀念,富裕必然是少數人殘酷剝削多數人的結果。但事實是,山西商業的發達、豪富人家的消費,大大提高了所在地的就業幅度和整體生活水平。而那些大商人都是在千里萬里間的金融流透過程中獲利的,並不構成對當地人民的剝削。因此與全國相比,當時山西城鎮民眾的一般生活水平也不低。有一份材料有趣地說明了這個問題。一八二〇年,文化思想家龔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議》一文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政治建議。他認為自乾隆末年以來,民風腐敗,國運堪憂,城市中“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之人,十將五六”,因此建議把這種無業人員大批西遷,再把一些人多地少的省份如河北、河南、山東、陝西、江西、福建等地的民眾大規模西遷,使之無產變為有產、無業變為有業。他覺得內地只有兩個地方可以不考慮(“毋庸議

”)西遷,一是江浙一帶,那裡的人民筋骨柔弱,吃不消長途跋涉;二是山西省:

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徙,毋庸議。

(《龔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〇六頁)

龔自珍這裡所指的不僅僅是富商,而且也包括土生土長的山西百姓。

其實,細細回想起來,即便在我本人有限的見聞中,可以驗證山西之富的訊號也曾屢屢出現,可惜我把它們忽略了。例如,現在蘇州有一個規模不小的“中國戲曲博物館”,我多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星際皆知你愛我 深淵降臨:我以憤怒築起末世神壇 朱宜修重生如懿傳,一手殺穿後宮 皇室撐腰,瘋批將女耍纓槍 小人魚覺醒木系異能,種地買星球 絕代狂妃,腹黑王爺要定你 天災:揹負七宗罪,我能斬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