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玉嶺故事雜考》是清初寫的。這個故事從梁代以來已經經過了一千多年。要查證它有無可憑依的典籍,還是單純的口頭傳說,或者是作者的創作,恐怕是十分困難的。
不過,玉嶺各峰上無數個幼稚拙劣的摩崖佛,肯定是出於外行人之手。完全可以想象,為表示六根清淨而雕刻佛像,不僅不是專門的石匠或佛像師所作,而且這種技術也和射箭一樣,早已在一般的民眾中普及了。
這樣,利用雕刻比賽來選擇女婿的故事,也就沒有什麼不自然的了。
下一頁是從兩個青年參加比賽,決定雕像的地點開始寫起。結果都選中了第三峰的巖面,上段由包選擔任,下段由石能擔任。
書上說:“石能先雕畢。”
石能具有藝術的天分,大概是興之所至,一氣呵成,很快就雕好了。而為人謹嚴的包選是仔細認真地在雕刻,速度當然要慢得多。
書上說“包選雕全姿,僅剩佛顏。乃一刀三拜,及隻眼將成,石能心騷……”
大概是石能早已雕好了自己的佛像,懷著蔑視的心情,來看看包選的工作情況。
石能認為雕刻佛像是一種藝術,很看不起包選,認為包選頭腦僵化,沒有細膩的審美感,他的作品肯定不如自己的作品。他心裡想“包選工作可能十分認真,要說美,肯定不如我的作品。”
可是,當石能看到包選開始雕刻佛臉,每雕一鑿子,都要虔誠地禮拜三次,心裡感到惶恐起來。
包選雕好一隻眼睛時,石能更加惶恐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石能埋頭於道教的研究,崇佛的思想很淡薄。他雕的雖是佛像,但他的心思只放在如何把美的形象刻印在巖面上。
包選是熱心的佛教信徒。他使鑿子的技巧可能是笨拙的,但他內心所進發出來的強烈的信仰的力量傳到鑿子上,傳到巖面上。
在雕刻身軀和衣裳時,這種情況還不那麼明顯;當完成一隻佛眼時,信仰的力量就明顯地表露出來了。
這隻眼睛裡帶有慈悲,含有氣魄,令人感到有一種包含著人千世界的妙不可言的餘韻。
“為什麼包選這傢伙能雕出這樣的眼睛呀?”
石能並不笨。他完全理解這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藉助於包選的手所產生的結果。於是他慌忙著手修改自己的作品。
他心情焦急,拚命地揮動鑿子。以前他謹慎地避開鑿子打不進的堅硬的巖面,而這次卻不小心碰了上去,把鑿子弄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