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43章 三字經12 (第2/8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則人間拂意之事,可以渙然冰釋。若不讀書,則但見我所遭甚苦,而無窮怨尤嗔忿之心,燒灼不寧,其若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熱,轉眼皆空。故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

——選自《聰訓齋語》卷一

【譯文】

圃翁說:聖賢說話的要點是,人心很容易變壞,而良好的品德卻不容易培養起來。人心容易變壞,是因為抑制貪慾之心,像堤壩堵水一樣,堤壩容易崩潰,一旦崩潰就再也無法控制了。而道德觀念不容易培養,是因為道理和禮義就好像是被帷幕遮住的燈光,時隱時現,很難透徹理解卻很容易被忽視。人心是最靈巧好動的,不可過分勞累,也不可過分安逸,只有讀書可以頤養性情。總是看見觀風水的人家,平日用磁石來養針,而對人來說,書是養心的最佳之物。空閒安逸無事的人,整天不看書,起居出入,身心無所寄託。人活著漫無目標,勢必心情煩亂,意識顛倒,莫明其妙地想發怒,處逆境不快樂,處順境也不快樂。每次見到那些拘謹害怕,舉止行動讓人看上去總覺得礙手礙腳的,這一定是些不讀書的人。古人有種說法,掃地焚香,清福具備。有福的人,如果去讀書,就會更上一層樓。無福的人,就會胡思亂想。這話真有意義,我非常讚賞。不讀書的人遇上不順心的事,就覺得是自己一個人的不幸遭遇,難以忍受。不知道古人遇上不順心的事,有超過這百倍的,只不過沒有細心體驗罷了。就拿東坡先生來說吧,死後因為高孝,文章才為世人所知,名震千古。而生前遭受憂讒畏譏,窘困勞累地在潮惠之間遷移,曾經赤腳涉水,住在牛棚邊上,這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又如白香山沒有子嗣,陸放翁曾忍飢挨餓,這些都是載入書卷的事。你只是一個凡人,並非名垂青史,遭遇到那些不順心的事,如果能平心靜氣地想一想,那麼人間不順心的事,是可以得到解脫的。假如不讀書,那就只知道自己遭遇很苦,而產生無窮的怨恨,甚至怒火中燒,情緒難以自控,與那些古人相比,這又像什麼樣子。當然富貴榮耀的事,古人也是有的,雖然一時氣焰很盛,權勢很大,但轉眼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讀書可以增長道德之心,是修身養性的第一要事。

篇二儉樸治家

殷仲堪誡子弟儉樸

【原文】

仲堪自在荊州,連年水旱,百姓饑饉,仲堪食常五碗,盤無餘餚,飯粒落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也。每語子弟雲:“人物見我受任方州,謂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桑覺淺李君衍番外 嫡女重生之一品世子妃 伸什麼冤,全拉出去斬了 葉澈林清玄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快穿小惡婦 無敵:我靠殺敵成了皇上的紅人蕭文進孟芷柔 大學中庸尚書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