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五章 商鞅變法 只能霸道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商鞅去見秦孝公,據說帶了三套方案。

哪三套方案?

帝道,王道,霸道。

三套方案,分了三次來談。先說帝道,孝公無動於衷;再說王道,孝公昏然欲睡;最後說霸道,孝公聽得入神,膝蓋移出了座席都沒有感覺。

這完全不奇怪。因為這時的秦,情況相當不好。秦穆公稱霸中原的夢想破滅後,霸權就一直在晉楚兩國手中。東邊的晉,南方的楚,把秦國擠壓在狹小的戎狄地區,完全沒有發展空間。而且,無論是華夏正宗晉,還是蠻夷之邦楚,都視秦人為夷狄,不邀請甚至不允許他們參加中國的盟會。[10]

如此待遇,實在讓人憋屈。

秦孝公下令求賢,就是要改變現狀,讓秦國迅速崛起。

目的如此明確,帝道和王道便顯然不合時宜。帝道即堯舜之道,王道即湯武之道。前者屬於部落時代,後者屬於邦國時代,都不適用於戰國時代。秦孝公跟商鞅討論興國之路,話也說得很清楚:帝道和王道固然好,但當真實現起碼也得幾十上百年,寡人哪能等那麼久?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得來點管用的東西。

管用的是霸道。

表面上看,霸道就是五霸之道。但在商鞅那裡,卻其實是強國之道,甚至是強國之術。術當然比不上道,可惜道不能當飯吃。何況兵強馬壯,才能稱王稱霸;先成霸業,才能再成帝業。這道理,商鞅清楚,孝公明白。

於是重用商鞅,行霸道,變法度。

變法其實就是改制。改哪個?邦國制。邦國制的特點是分權。天子分權予諸侯,故封邦建國;諸侯分權予大夫,故封土立家。可見,分權、封建、邦國,是三位一體的。

然而權力一旦下放,就收不回來;下級一旦強勢,上級就只好空城。結果是前有五霸,天子被架空;後有三桓,諸侯被架空。架空了諸侯的大夫如季孫氏,又被家臣架空。國君被架空,國必亡;家君被架空,家必滅。結果是,晉國分裂,齊國易主,魯國衰落。教訓啊!

痛定思痛,必須變分權為集權,改周製為秦制。

問題是怎麼改?

釜底抽薪。

什麼是釜?封建貴族。什麼是薪?爵位世襲,采邑私有,無功受祿。春秋那些跋扈的貴族,無論魯國的公族,晉國的卿族,三桓六卿,都如此。正因為有此特權,國君才拿他們沒有辦法,他們也才能擁兵自重,盤踞采邑,架空國君。顯然,要想集權救國,必先幹掉貴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網遊:我與病嬌青梅一起重生 全職劍修 悔婚之後,我兵臨城下你哭什麼 穿成聲名狼藉的女配 聖魔 林夕煜宸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清穿之康熙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