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夏日的渭北,滿眼青翠。
懷玉端著碗跟武士恪一樣蹲在窯洞前院裡榆樹蔭下喝著羊骨湯,視野開闊風景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天的羊湯沒昨天的香,尤其是骨頭上一點肉都沒。
老武卻喝的賊香,看他那樣,很難想象他是個致仕禁軍武官。
龍橋堡依龍橋兩岸河坡挖窯而居,上下大約三層,武家在最上一層,他發現最上層的窯洞明顯大些,院子都大點,而最底下的明顯要小些差些。
“當初來此安置,五十戶禁軍也是按官職、勳官大小來分地修窯的。”
老武在龍橋堡,是在禁軍裡任職最高的,從七品下屯營旅帥。
“阿孃、大姐她們呢?”
“採桑去了,快回來了。”
大唐農業也可稱為農桑經濟,小農模式,大抵便是男耕女織。龍橋堡這裡主要是種植麥粟,也種大豆糜子蕎麥等糧食,上外他們還種桑種麻,養蠶織布,百姓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
“等你的地分下來,二十畝永業田也得種桑種棗,官府都有規定的。”老爹提醒他。
“不種不行嗎,種其它的也可以吧?”懷玉想到自己帶來的那幾箱行李,其中就有不少種子,他在山上時跟老道也是開了幾畝荒地,種玉米土豆也種些粟和糜子這些,另外南瓜豆角辣椒西紅杮這些四季蔬菜也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
等分了地,自己應當把這些種子種上。
老爹搖頭,“口分田可以隨便種,但永業田得種桑棗,以前永業田就叫桑田,官府規定二十畝永業田至少要種五十棵桑樹,外加十棵榆樹和十棵棗樹,要是土地不適合種,可以改種其它樹,但必須在分地後三年內完成。”
“為啥?”懷玉覺得這規定有些奇怪,怎麼還非強制種樹?
“地是朝廷所授,你不守法令,朝廷也自然可以收回土地,讓種樹的原因也簡單,因為百姓衣食,除了糧也還需要絹布,另外朝廷租調庸,每丁地租是兩石粟,而調是每年兩丈絹和三兩綿,不種桑樹如何養蠶絲織,如何上繳調絹?”
原來這還是為保證國家稅收。
“好吧,不過種七十棵樹倒也用不了多少地,大不了在地邊角上種就行。”
老武吸溜一口湯,提醒兒子,“你以前跟著老道沒種過地吧?一畝地最多隻能種桑二三株,桑樹十步一樹,棗一步一樹。三丈一樹,八樹一行,種不了太多的。”
這話讓懷玉很懷疑,一畝地就種兩三棵桑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