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開北京四天後,兩國政府同時公佈了基辛格訪華的訊息,以及一份由周恩來親自修改過的公告:
「獲悉,尼克松總統曾經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基辛格與周恩來總理會談
5
這條短短的公告一出,整個世界目瞪口呆。
美國的盟友們紛紛召見美國駐本國大使,指責美方辦事不地道,如此重要的外交動作事先居然完全沒有跟自己通氣,日本甚至惱羞成怒的直接撤換了駐美大使。
更大的壓力則來自於美國國內。
在美國國會的政客們眼中,能做我大美利堅的狗就是其他國家最大的榮幸了,中國居然還敢跟他們談條件?
這簡直是美國的奇恥大辱!
更何況要單方面改變跟中國的外交關係,要經過國會、國務院、資政院、外交委員會、國家安全事務委員會等多個部門層層批准才能施行,而你尼克松在跟中國進行外交溝通時,居然連一份許可都沒有,我是說連一份都沒有!
民意洶湧之下,這次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過於魯莽」的外交行動,直接影響到了尼克松中期選舉的選情。
不但國會中不斷有人提議對尼克松發起彈劾,甚至就連尼克松所在的共和黨內部都在討論他是否還適合繼續擔任美國總統。
但此時尼克松已經騎虎難下了。
向前一步,尼克松就將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出訪中國的美國總統,自己的名字將永載史冊。
退後一步放棄訪華,等於徹徹底底的「涮了」中國一次,好不容易同中國建立起來的外交渠道將有可能徹底關閉。
這意味著自己上臺時制定的外交政策將徹底破產,自己的政治生命也有可能會進入倒計時。
困境之下,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來解困。
作為「社會人」的尼克松選擇了拜訪政壇歷任大佬,作為「讀書人」的基辛格則選擇一頭扎進史料堆中尋找出路。
在美國不多的關於中國的記憶中,一件三十年前的舊聞被政壇大佬們跟史料典籍反覆提及,逐漸引起了尼克松的興趣:宋美齡的那次「熊貓外交」。
儘管從政治跟經濟效果上來說,宋美齡的那次外交嘗試是失敗的,但是從文化宣傳角度來說,那兩隻大熊貓的來訪確實讓很多對美國之外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