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當然,心底吐槽不耽誤他嘴上回答:“回夫子,樂生於人心。”
葉繼微神色不變:“樂從誰人之心生髮?”
“啊?”
蘇東山下意識撓頭,這個你剛才沒講啊。
怎麼一下子就上強度了?
他看向葉繼微。
葉繼微嗤笑:“怎麼,只會鸚鵡學舌,不會自已思索?”
嘿,激我?
我這小暴脾氣!
蘇東山來了精神,思索答案。
不用回憶,原主不學這個,腦子裡不裝這個。
這個答案,只能靠自已了。
片刻後他回了兩個字。
“民間”。
“民間?”
葉繼微皺眉。
她見蘇東山有些走神,故意提的刁難他的問題,答案是她接下來要講的內容。
答案大意是至聖有感天生地養之德,乃作《九天》、《九幽》……
蘇東山的答案一看就是胡扯的。
葉繼微正要開口呵斥,卻看到到蘇東山皺眉沉吟,顯然是在努力思索。
一時間,葉繼微被激起了育人之心。
本著“循循善誘”的準則,她沒有妄下論斷,轉而問他:“為何是民間?”
“為何?”
蘇東山也不怵,給出自已理由。
“禮失而求諸野,樂喪而訪民間。
禮樂崩壞,想要恢復禮制,只能從山野民間求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建禮制,修樂譜,不外如此。”
這是穿越前,前世華夏聖人孔子對禮制淪喪給出的解決方法。
而後一句則是他根據自已的理解加上去的。
學以致用,可不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詩經》、《漢樂府》都是蒐集地方民俗俚曲、宮廷制樂所作。
所以說“樂從民心起”,有理有據。
葉繼微愣住了。
蘇東山說的什麼“禮失而求諸野……”她沒聽過。
但這並不妨礙她理解了這句話。
可這句話跟她被灌輸的思想相悖。
“至聖有感,作九天……禮失而求諸野……”
一個高高在上,一個平凡在地。
葉繼微恍然明白為何蘇東山在書院裡表現得如此不堪——他修儒道,從“根”上就錯了!
可是這種儒道認知觀念是誰教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