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八 井陘訪古尋戰場 (第4/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咎當為魏豹從兄,也就是堂兄。

[9] 戰國時期,各國間領土變化大。戰國後期,魏國和韓國的領土更是犬牙交錯。上黨郡本是韓國的領土,公元前262年,上黨郡官民拒絕劃歸秦國,自主歸服了趙國,成為趙國領土而引發秦趙長平之戰。詳情參見楊寬《戰國史》第八章之六“秦趙間劇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 項它,是項羽的侄子,楚軍將領,楚亡後賜姓劉封平皋侯。二世元年五月,曾經統領楚軍救援被章邯圍困的魏王魏咎,此時再度統領楚軍增援魏國。項它的事蹟,參見《史記·項羽本紀》與《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11] 《孫子兵法》語。韓信熟讀和活用《孫子兵法》,參見本書第一章之二“胯下之辱有兵法”。

[12] 《史記·淮陰侯列傳》說:韓信軍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罌缻,為大肚小口瓶。木罌缻,以木材綁捆罌缻製作浮橋。《漢書》同傳,王先謙《補註》引周壽昌曰:“《功臣表》祝阿侯高邑下注雲:‘屬淮陰,罌度軍。’則此役高邑有功,或即其所畫策也。”韓兆琦《史記箋證》引郭嵩燾曰:“河流湍急,豈木罌缻所能渡者?當是造為浮橋,施木板於罌缻之上,以其輕而能浮,又易於牽引以通兩岸也。”秦漢時代,浮橋已經出現,而且見於這一帶地區,郭嵩燾的解釋合理可信。關於秦漢時代的浮橋,參見王子今《秦漢交通史》第二章之二“橋樑工程”。

[13]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夏說是在魏國的閼與縣(今山西和順)兵敗被俘的。與韓信軍交戰的對方,當是魏楚趙代聯軍,正是反漢包圍圈的一部。

[14] 《漢書·韓信傳》記載說:韓信俘虜魏豹後,“使人請漢王,‘願益兵三萬人,臣請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漢書·高帝紀》記載此事說:“信使人請兵三萬人,願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

[15] 從楚漢戰爭以後的程序來看,基本上按照韓信的這個計劃進行。只是,因為劉邦不斷地抽調韓信軍南下支援滎陽,而將深入楚國後方、破楚糧道的任務,交由劉賈和盧綰配合彭越進行,詳見本書第四章之七“劉賈、盧綰開闢敵後戰場”。由於該計劃事關重大,我根據當時的形勢作了闡述。

[16] 太行八陘為南四陘之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北四陘之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參見李孝聰著《中國區域歷史地理》第三章第二節之二“秦晉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