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你心裡有沒有浮現過這個問題呢?其實我研究這個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以把發現和心得分享一下。
首先,對於怎樣才叫混得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假設我們把“混得好”定義為職場上的發展或事業上的成就。
在職場上,人們嘴裡的能力,往往指的是專業技能,比如程式設計師的技術水平、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分析員對業務的精通……然而你所引以為豪的技能的門檻,或許並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高。
當你還是初級員工的時候,它確實很重要,可到了中級、高階的管理崗位後,它們的重要性應該是越來越低的。其他一些能力,例如說服力、贏得客戶的能力、管理能力、戰略規劃能力、執行高管層意志的能力,就會變得更加重要起來。
通常情況下,那些能一直往上走的人,往往憑藉的是綜合實力,而不是某項單一的技能。
有個學計算機的老同學曾抱怨說,網際網路時代讓技術人員的優勢差距越來越小。他說“這對年輕人是好事兒,但對我這樣的人就不一定了”。以前還可以拼拼年齡造就的經驗差距,現在完全在拼速度、拼體力、拼吃苦精神……拼好多好多其他的東西。
比如你覺得自己很優秀,演算法技能很好,精通底層,但實際上身邊任何一個很平庸的程式設計師,只要愛鑽研、夠認真、肯下功夫,有個三四年打磨,完全可以達到“骨幹”的水準,而且從價效比上可能還更高,並且這些看似平庸的人,還很可能因為“薪水更低”“更吃苦耐勞”“自願加班”這些因素,更能得到公司的喜愛。
因此當你覺得自己能力很強的時候,在技術層面或許確實如此,然而,公司看待一個人,不會像學校那樣公平地對標成績。能力強,說的是個體屬性,而公司則更看重你個人對整個團隊能發揮的“貢獻度”和價值能有多大。
其次,“混得好”這件事,也確實是和運氣、時機相關。
有次聽一個成功網際網路人士的講座,講了很多,只有一條最為精華:“網際網路時代的成功者,往往是上一個時代的二流處境者。”
細想真是這樣,比如36氪就被公認為是“弱者”創業的典型。創始人一開始只是編譯國外的科技部落格,後來開始報道初創企業。在正規媒體看來,這簡直都是些邊角料的活計,因為大公司才是主流,但凡有點規模的媒體都會去報道大公司。
但36氪就是那麼幸運地趕上了創業井噴的時代,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的大量熱錢湧入,徹底改變了整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