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失蹤的不僅僅是象 (第1/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林少華

這部短篇集所收六個短篇是村上1985年集中寫的,翌年由文藝春秋社結集出版,是繼《去中國的小船》1983、《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1983、《螢》1984、《旋轉木馬鏖戰記》1985之後的第五部短篇集。在此之前他剛剛出了《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那部長篇。寫長篇是極其累人的活計,村上也不例外。從心智的儲備到體能的庫存都被劫掠一空,整個人被徹底掏成空殼,使得他根本不可能迅速重整旗鼓投入下一部長篇的創作。但村上畢竟是個有使命意識的勤奮作家,不可能整天坐在沙發上對著天花板打哈欠或帶著夫人滿世界撒歡兒遊山玩水。那麼他做什麼呢?做兩件事,一是翻譯,主要翻譯美國當代作家的作品,他還是個很不錯的翻譯家;二是寫短篇,或者把長篇創作過程中沒有用完的“邊角料”投入短篇這個模具中使之成形,或者把稍縱即逝的紛紜意念及時捕捉下來以備他日之用。對於前者,村上稱之為前一部長篇的“產後性因素”,對於後者,則稱之為下一部長篇的“胎動性部分”。例如此集中的《雙胞胎女郎與沉沒的大陸》顯然屬於前者,《1973年的彈子球》中的雙胞胎女郎208、209在這裡重新出場;《擰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郎們》無疑相當於後者,幾乎原封不動“貼上”在七年後的《奇鳥行狀錄》的第一章。其他如《街,以及不確切的壁》後來發展成了《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螢》後來繁衍出了《挪威的森林》。不妨說,村上的短篇,無論在題材上還是時間上都是兩部長篇之間的過渡。過渡需三年左右時間,所以他大體每隔三年推出一部長篇。

村上在為1990年刊行的《村上春樹全作品1979—1989》第8卷寫的題為《新的胎動》的“創作談”中,談到他的短篇小說的師承。他說他在短篇創作方面有三位老師:司各特·菲茨傑拉德Scott Fitzgerald、杜魯門·卡波蒂(Truman Capote)和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這三人的短篇他看得非常仔細,也熱心譯了不少,對其手法瞭然於心。然而寫出的東西卻又和他們沒有具體相通之處。“歸根結底,我從他們身上學得的,大約是他們寫短篇小說時的姿態和精神。我從菲茨傑拉德身上學得的(想要學得的),是其震顫讀者心絃的情感;從卡波蒂身上學得的(想要學得的),是其令人訝然的行文的縝密和品位;從卡佛身上學得的(想要學得的),是其近乎禁慾Stoic的真誠和獨特的幽默。短篇小說這一形式,假如寫得非常巧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妻 夢魘侵蝕 別釣[電競] 遙遠 超時空悖論 我真就想當個廚子啊 唐門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