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如何讓大家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令張可道十分頭疼。
由於戰兵的減少,張可道已經下令撤離白鶴嶺、老母豬嶺,全營轉移到鳳凰嶺和車路嶺進行休整,軍帳建好後,張可道就坐在軍帳中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去做的問題。
突然帳篷外傳來了一陣輕微的歌聲,接著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張可道駐足傾聽,才聽明白,那是戚少保所作的《凱歌》。
原來張鹿安看著大家都沒有精神,士氣低沉,這接下來還怎麼打仗,儘管他不清楚這個時代真正的《凱歌》是什麼樣的曲調,他還是按照後世看過的關於戚繼光的電視劇裡的調調,開始教四個人唱了起來,他們分別是:張撿、潘鐵柱、潘鐵錘和容令彬。
雖然五個人全部五音不全,唱的參差不齊,但是不存在任何不好意思,大家都是發自肺腑一般的吼起來: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張鹿安沒有更改任何歌詞,先教會四人,本來只是小範圍地唱了三遍,不成想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唱了起來。
唱完這首歌,張鹿安又教了大家一首《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情況比想象中要好,一個童聲帶著幾個青年的合唱,對於士氣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想根本解決士氣問題,還得從本質上來解決思想問題。
張鹿安對聚在身邊的一些士兵說道“將士們,一時的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更何況咱們剛剛成營,也創造了不小的戰績……”
張鹿安的話還沒有說完,就看到左忠禹打馬進營,將馬韁繩交給一名士兵後,他跳下戰馬,徑直往營部而去。
張鹿安想探聽一下訊息,就讓張撿領著他們繼續唱,他直接跑到了營部去聽下是何訊息。
左忠禹帶回來的訊息是,襲擊北山的是李自成的部將,但是今天剛剛微亮,這夥人馬就直接拔營往東而去,目前茅仙洞方向已經無一兵一卒存在。左忠禹帶人騎馬探查了一番,發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