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慶政府號召知識青年暫時放下書本,投筆從戎。
當時,連蔣介石都送子參軍,特令蔣經國和蔣緯國兄弟服役,一些政府高官也把子弟送去報名,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知識青年參軍熱潮出現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原擬從全國招收十萬知識青年,但到1945年1月,已正式登記十二萬,共編組成九個師,冠以“青年遠征軍”(簡稱“青年軍”)的名號。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4225146.jpg"/>
十萬青年十萬軍
這是自願從軍,不是拉壯丁,而知識青年也不同於文盲白丁,軍隊中每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等於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組訓後的青年軍面貌煥然一新,被認為極有可能成為全國的模範軍隊。
由於抗戰臨近結束,青年軍除有一部分參加了緬北大反攻以外,絕大部分並沒有能參與對日作戰,抗戰勝利後便全部復員了,但這次從軍運動無異於為大後方已極度委靡的民心士氣帶來了活力,尤其是初步扭轉了國內爭相逃避兵役的頹風,使得那些曾嚴重缺員的主力部隊也很快得到人員補充。
然而,這個時候的美援卻又成了問題。
有些人以為是撤換史迪威,從而惹怒羅斯福和馬歇爾的緣故,但事情的實質不在這裡,事件的實質是隨著二戰勝利在望,中國在盟國的戰略天平上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分量。
在此前美、英、蘇聯合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已經明確答應羅斯福,擊敗德國後,蘇聯將在六個月內對日開戰。
正是因為這句許諾,使中國戰區由反攻日本的主要基地下降為輔助性基地。
美國人不願再花力氣對中國進行軍援,最終提供的美械止步於十個軍,即原來武裝過的遠征軍,經過再三懇求,才又增加了三個軍的裝備,這樣一共有十三個美械軍。
其他部隊都眼巴巴地在看著,蔣介石沒有辦法,只好把十三個美械軍的預備裝備也拿出來,打造了若干個半美械軍,這樣的結果,卻是使得大家都既吃不飽,也餓不死。
好在人的問題解決了,剩下來的並不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