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確沒有辜負李隆基的厚望,他知道李隆基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開創武功他長久以來的夢想,所以在任上努力工作,認真鑽研畜牧的相關知識,透過他十年不懈的努力,使帝國的軍用馬匹從24萬上升到43萬,差不多番了一番。
最關鍵的是,皇家的弼馬溫是個十足的肥差,在這個位置上順手牽馬地搞點灰色收入,那簡直是小事一樁,但王毛仲在任上十年的時間,居然做到了不貪汙、不受賄、不浪費。
而且王毛仲還很具有經濟頭腦,由於每年馬匹都有損耗,對於死去的馬,王毛仲並沒有就地一埋了之,相反他卻利用這些死馬在市場上做起了買賣,每年都會為朝廷賺回相當於8萬匹絹的錢。
王毛仲的努力沒有白費,開元十三年泰山封禪的時候,他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由於他精心挑選了幾萬匹上等的好馬,跟隨李隆基一同前往泰山,在路上這些馬匹從遠處望去好像彩色的綢緞在起伏飄揚,這讓李隆基感覺很是悅眼,而且也很有皇家氣派,回來後讓時任宰相的張說親自寫了一篇《牧監頌》誇獎他,並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
開府儀同三司雖然只是個名譽官職,但李隆基時代只有四個人獲此殊榮,分別是姚崇、宋璟和王仁皎。兩個宰相,一個皇帝岳父;奴僕出身的王毛仲能和這老哥仨平起平坐,說他至此達到了人生的頂點,一點不為過。
隨著地位的提高,王毛仲的身份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轉換,那就是從皇帝家奴的身份向著寵臣的身份進行轉換,至少在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事實上他的這種認為,僅僅是侷限於內廷的武將中間。
不可否認,當時在李隆基身邊的貼身侍衛中,王毛仲的地位是最高的,除了官銜最高之外,由於和李隆基是發小兒的緣故,在情感上讓李隆基很是依戀,每次舉行宴會李隆基都會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如果哪個活動王毛仲要是沒出席,李隆基肯定是悶悶不樂。
事實證明,人處在這樣一種境遇下,心中都有一股更高的慾望,更何況是奴僕出身的王毛仲,但他卻在自己人生的頂點時,在一個不合適的場合,用一種不合適的方法做了一件非常不合時宜的事情。
他居然公開向李隆基討要兵部尚書的職位!
史書記載:帝不悅!毛仲怏怏!
這是王毛仲來到李隆基身邊後,雙方矛盾的公開化標誌!
《新唐書@王毛仲傳》記載:他之所以敢公開向李隆基要兵部尚書的職位,是因為王毛仲本來就是個志驕既滿的小人品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