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金星距離太陽平均1億公里,簡化版戴森球太陽能採集系統執行在距離太陽1000萬公里的環日軌道,李辰洋一行乘坐的專屬航天機最高航速每秒120公里,以最高航速簡單一個來回至少需要20天時間,中途要去太陽系中繼微波星際傳輸系統靠近太陽一側的樞紐站,太陽_金星微波星際傳輸衛星陣列與"水管工"號太空站進行勘察,所以此次行程預估起碼30天時間。
這個樞紐站還要接收來自建在水星地面靠近太陽一側的超大規模太陽能採集系統傳輸的微波能,所以太陽_金星衛星陣列建在簡化版戴森球太陽能採集系統與水星之間,執行在距離簡化版戴森球太陽能採集系統2000萬公里處的環日軌道,距離水星平均也是2000萬公里。
衛星陣列總共有20顆微波星際傳輸衛星組成,均衡排列在距離太陽3000萬公里的環日軌道,衛星間距平均1000萬公里。
執行在金星一側的金星_太陽樞紐站由6顆均衡排列在距離金星地面1000萬公里的環金星軌道微波星際傳輸衛星組成。
兩個樞紐站之間由6顆間距1000萬公里執行軌跡連為一線並且與金星同步環日執行的微波星際傳輸衛星組成的衛星網路連線在一起。
簡單來說太陽系中繼微波星際傳輸系統就像是兩個間距6000萬公里的大圓環與小圓環,中間由衛星網路連線在一起,兩個圓環分別是兩個樞紐站也就是微波星際傳輸衛星陣列,分別環繞太陽與金星執行。
當然了以上這些僅僅是太陽系中繼微波星際傳輸系統的骨架結構,還有數目眾多的配套系統與附屬衛星陣列共同組成完整的金星能源供給系統。
這套金星文明賴以生存的能源供給系統具體工作模式是,簡化版戴森球太陽能採集系統與水星太陽能採集系統收集到的太陽能轉化為微波能透過發射系統分別傳輸到距離1000萬公里同步執行的微波星際傳輸衛星,再由其將微波能傳送至太陽_金星樞紐站衛星陣列,隨後透過骨架結構傳送到金星大陸及執行在太空的所有能源接收站。
金星時間上午12時整,剛剛結束了與家人的視訊通話,專屬航天機從太空防禦系統統轄部所在地太白城航天機專屬泊位起飛前往行程第一站,太陽系中繼微波星際傳輸系統第一大樞紐站,太陽_金星微波星際傳輸衛星陣列。
此次行程專屬航天機總計搭載了李辰洋一行4人及其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合計50名乘客,另有機上服務人員20名及機器人30具一併同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