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淮瑜:“院長,學生有一疑問?”
陳述:“講!”
淮瑜:“聖人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是為何意?”
陳述記得這話是孔子說的,出自《論語·子罕》一集裡,說來也奇怪,這裡的四書五經跟他上輩子見過的四書五經一模一樣,裡面的聖人也都一樣,但是裡面的地名特麼的跟上輩子的完全不一樣,這讓他詫異不已。
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對論語的理解,便講解道:“罕言視為稀少,“言”即直言,指不問而自己主動說,利為利益;與為同或者和;命為天之命也;:仁為行之盛也。
子罕言利,說明孔子對“利”的輕視,在《論語》書中,我們也多處見到他談“利”的問題,但基本上主張“先義後利”、“重義輕利”,可以說孔子很少談“利”。
此外,本章說孔子贊同“命”和“仁”,明面上來講孔子對此是十分重視的。
孔子講“命”,常將“命”與“天”相連,即“天命”,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子還講“仁”,這裡其思想的核心。”(注一)
講完規範的答案後,陳述頓了一下,還是講了另外一個解釋,“當然這句還有一個解釋,這個解釋就有點白話了,大意是,孔子很少談論利的事情,因為談利就會傷及仁義,談利,人就會變得無恥,為了利不折手段,不講道義,而至於孔子為什麼不談命,是因為接受了命運,出生在一個家庭,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所以談論命也沒有什麼意義,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你現在是什麼條件,可以利用,可以努力這個才是重要的。”
“其實對於這個解釋,我個人而言,聽一半留一半。”
淮瑜和阿離都不解,問之:“為何?”
陳述淡笑道:“孔子說談利會傷及仁義,會變得無恥,所以他不談利益,但是這也只有聖人能做到,反正我這個俗人是做不到的,你們想想,如果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利益,你們會願意做嗎?”
“可是聖人和先生們不是說君子不可重利,而得坦蕩嘛。”淮瑜疑惑的提出。
陳述沒有反駁,而是反問道:“那我問你們,你們先生教你們學識,你們家中需要給他付束脩嗎?”
兩人點頭,淮瑜他小時候是在席家族學啟蒙,七歲以後是在南書房學習,南書房是皇子皇孫們的學習的地方,但是不管是族學還是南書房的先生,都有束脩和俸祿的。
“你們看,這就是利,他們教導你們的學識,你們家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