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都欲放棄這種想法,如今董仲舒那套維護世家門閥的功利說辭,徹底激怒了歐陽軒和華夏國朝臣,死是必然的。
眾朝臣若不是歐陽軒在場,恐怕三人被亂刃分屍都是有可能的,他們是最瞭解歐陽軒的一群人,也是最瞭解華夏國今天由來的一群人。歐陽軒的命令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了下去,除了一名年紀尚小的儒生被放了回去,其他人皆被斬與鬧市,這也是華夏立國以來第一次執行這麼大規模的斬首。以前一年最多也就一兩個人被斬首。一場風暴隨著回去的年幼的儒生回到長安,而席捲漢室各地。華夏國也自此和儒學徹底斷絕了關係,原本有些逃難至此的儒生,也被揪出來遣送回了漢地。
但這些與華夏國無關,現在是華夏國皇帝要御駕親征,訊息很快傳到了匈奴大軍中,年邁的伊稚斜聽到這個訊息時,神情極度落寞,下令放歸擄掠的華夏奴隸,大軍趁大雪封山之前迅速撤回漠北,依託地利防守。當訊息傳道夏谷時,歐陽軒反倒放緩了出征的準備,為每名士兵準備三套棉衣,一套羽絨衣褲,還有防寒帽子、手套、皮靴。有了橡膠,鞋都換成了後世那種軍用防寒皮靴,歐陽軒的要求是能抵禦零下五十度的高寒。等一切準備停當,已是年底,在夏谷城舉行了隆重的出征儀式。此次出征歐陽軒只帶了呼延豹和戴詹,其他將領嚴防漢地邊關,在原匈奴太子於單處招了數名熟悉漠北的嚮導。儀式上特意舉行了郎誓張剪的公祭儀式,追封郎誓寧公,張剪衛公,立像與功勳亭,受後世祭拜瞻仰,現在裡面已經有聶聘、主父宏畫像。
在司馬季主高徒的演算下找了一個黃道吉日,坐火車到後夏郡(左賢王領地,今呼倫貝爾),在嚮導引領下與烏倫湖向西沿弓盧水出擊漠北。這裡荒漠較窄,也是以前左賢王與單于王庭聯絡的通道。這個年代的“漠”指的是缺少水源的荒漠,類似於戈壁灘,容易迷失方向,夏季時高溫乾旱,冬季異常寒冷。分為礫漠和沙漠。礫漠又稱戈壁又分堆積和風蝕兩種,堆積戈壁主要以礫石為主,夾有沙土,一般在山麓傾斜平原多見,如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物源是山地風化剝蝕的岩石碎屑,經過流水搬運出山,隨流速驟減,沉積在山麓;形成大面積幾十米到幾百米的洪積扇;由於山麓河流多,水分條件好。堆積時間較短,礫石表面巖漆化不充分,難以形成荒漠漆皮,表面保留原來堆積時的灰白色,也稱為“白戈壁”。風蝕戈壁:地表物質為一薄礫石層,厚度約為礫石的最大徑;下部為沙礫石、土狀堆積物的混雜,也稱為“假戈壁”。分佈在高平原,遠離山麓的堆積區,有季節性降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