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誤入大澤,被灌嬰追及,陳鐸後來受劉邦封賞,修建祠堂流傳至今。
民間傳說,多在似有似無之間,無中生有的少,附會新增的多,自有生成的歷史。陳鐸祠的傳說,當由項羽迷路的故事而來。據當地人說,陰陵城西一帶,從前有水塘溼地,難道是《史記》所記的大澤[17]?我惆悵西望,想到迷路的項羽在大澤中看到了什麼?或許是躲避戰亂的苦難民眾,對於楚國楚王的思念和絕望……
脫出陰陵,折回定遠,次日一早,再循項王足跡直奔東城而去。東城遺址在定遠東南大橋鄉,距縣城五十餘里。正當趕集的日子,殺豬宰羊,吆喝叫賣,人來人往,讓我想起當年豐邑沛縣的集市,也想起故鄉成都郊外的鄉鎮,賣肉的彷彿樊噲,買魚的宛若陳勝、吳廣,至於那問價尋貨的少年,恍惚中有自己兒時的身影。
秦漢東城縣遺址在油坊李村,石碑就立在城牆上,“東城遺址—安徽省人民政府1998年5月”。村落農居,清爽亮麗,走進院落,鋪路的都是秦磚漢瓦。村西有河,隔河是二龍鄉潭村,有虞姬墓,因為道不同,昨日午後先去過了,一座巨大的封土堆,直徑近70米,高達20餘米。唐代學者張守節《史記正義》引地理書《括地誌》說:“虞姬墓在濠州定遠縣東六十里”,就是指的這裡。從外觀想來,應當是漢代王侯級的大墓。
項羽一生中,唯有一位紅顏相隨,就是虞姬。關於虞姬的生平,史書上寥寥數語,“有美人名虞,常幸從”,留下她恩寵無盡的身世。垓下突圍前,項羽慷慨悲歌,呼喚“虞兮虞兮奈若何”,反覆“歌數闋,美人和之”,勾畫她訣別無依的音姿。如此缺一漏萬的古史記載,自然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233210U5.jpg"/><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233210U6.jpg"/>
東城東城遺址在定遠縣東南大橋鄉油坊李村,“東城遺址”石碑就立在城牆上。村落農居,清爽亮麗,走進院落,鋪路的都是秦磚漢瓦。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233210436.jpg"/>
烏江霸王祠項羽是軍人,戰死,正是他軍旅一生最美的終結。項羽的戰死之地烏江,千百年來成了紀念項羽的聖地,“生為人傑,死為鬼雄”,他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