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十六課 遠方的目光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餘秋雨:我們之前一直避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那就是西方文明的傳人。梁啟超把這件事情說成是中國歷史進入第三階段的分水嶺。哪三個階段?即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西方文明的傳人,使中國變為世界之中國。

其實從元、明、清一直到近代,中國遇到的重大麻煩和重大進步,大都和西方文明有關,直到今天也還是這樣。

中華文明受到另一種文明的審視,這在古代早就頻頻發生了。尤其是唐代,光是長安城就擁塞著多少遠方的目光?但是,這種目光有深淺之別、寬窄之別、長短之別;而這種目光是否有記述,是否有影響,更是決定了它們不同的重要性。

對中華文明來說,最重要的遠方目光,來自兩個著名的西方人。一是十三四世紀的馬可·波羅;二是十六七世紀的利瑪竇。

可以想象,他們對中國非常好奇。這種好奇,也引發了我對他們的好奇。我一次次去威尼斯,就是為了尋找馬可·波羅的遺蹟。我甚至還趕到了葡萄牙,去訪問利瑪竇的一所母校,遺憾的是,那所學校的校長已經弄不清楚這位重要的校友了。

我很想說說馬可·波羅,因為正是這個人的記述,刺激了不少歐洲冒險家,促成了他們的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歷史。這種改變的起點是中國,或者說,是中國文化與一個威尼斯人的相遇,因此我們不能小看。

說到馬可·波羅,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直到今天,中外學術界還有一些人認為馬可·波羅沒來過中國,他的遊記只是來自於哪個阿拉伯商人口中的隨口閒聊,或者只看了一些旅行資料。

他們指出了馬可·波羅敘述中的一些破綻。當然,這類觀點也遭到了很有力的反駁。馬可·波羅的問題在國外國內都開過一些研討會,有不少教授很動感情地投入爭論。在座各位可能也看過這方面的書,哪一位知道懷疑派的論點?

費晟:我個人非常懷疑馬可·波羅中國之行的真實性,因為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並沒有找到關於他的任何記載,甚至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曾記載自己在揚州地區當過一個不小的官,但沒有其他的史料可以旁證這條資訊。所以有學者提出質疑。

王牧笛:但史料是有間接記載的,上世紀四十年代,楊志玖先生在《永樂大典》找到一條公文,1291年波斯使者從泉州順海路回國,這和馬可·波羅遊記中他隨波斯使者回國是吻合的。而當時來華傳教的外國人多如牛毛,中國史料都沒有記載,而不單單是馬可·波羅一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