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三十五課 盛唐是一種心態 (第2/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些宗教在長安城裡,卻各有自己的據點,各有自己的信徒。唐朝,儘自己的力量蒐羅並保護著世界各地的精神流浪者。

王牧笛:祆教其實就是拜火教,是當時比較重要的一個宗教,也叫瑣羅亞斯德教。其教義是二元論,就是有一個代表光明的善神和代表黑暗的惡神。

火是善神的兒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他們寺廟中要有祭壇,點燃聖火。人死之後,就不能火葬,而要天葬。祆教直到中晚唐才漸漸廢止。好多人說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裡面弄混了拜火教與摩尼教,鬧了笑話。

餘秋雨:拜火教當時主要還是波斯商人參與。我在伊朗的波斯波利斯考察波斯王宮的時候,偶然地發現祆教發源地就在離那裡幾十公里的地方。我趕到了那裡作了考察,曾在《千年一嘆》這本書中有詳細描述。我在那裡看到的敗落景象,中國唐代時就應該是這樣了,因為祆教當時已被消滅。但怎麼想得到呢,在長安城裡面,祆教教堂有四座,都建在朱雀大街上,都建造得很好。

薩琳娜:我對景教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它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傳入唐朝的時候,叫聶斯脫利教派。貞觀九年的時候,由一個叫阿羅本的人傳入唐朝,房玄齡出城迎接了他,而且唐太宗也親自接見過他。唐朝名將郭子儀最後也皈依了這個教。唐代的宗教寬容真是令人震驚。

魏然:景教來到中國,要考慮到當時歐洲嚴重的宗教迫害背景,這個教派在整個歐洲被視為異端,受到打壓,到了中國才找到一片生存的土壤。直到成吉思汗興起、統一蒙古部落的時候,還有很多大部落信奉景教。

餘秋雨:在本土已遭消滅的文化,到另外一個地方“死灰復燃”,這就構成了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叫“異地封存”。“異地封存”看似可憐,卻有可能保持住它們的本來形態,就像被蠟封在一個罈子裡。有時,在本土還餘脈猶存,但本土對它們有極大的改造可能,反倒比不過“異地封存”。一個地方,能讓異域文化“異地封存”,這是一種文明的氣度,應該受到永遠的尊敬。

王安安:秋雨老師,我看古往今來那些排外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擔心外來的價值系統改變自己傳統的價值系統,對於這個問題,好像唐代並不擔憂。

餘秋雨:對,唐代並不擔憂。即使有擔憂也沒有成為主流。這與充分的自信有關。唐代吸收了外國那麼多東西,卻沒有吸收外國的制度文化,而日本和新羅都根據唐代的制度文化促進了自己國家的改革。什麼叫盛世?這就叫盛世。如果發現自己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戀人未滿(完) 我家太子爺太太太黏了 死到臨頭也愛你 無限位面竊取 太上天帝 (火影同人)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嗎 當天才遇上穿越女/天才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