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同編纂,合而為一,其中各種疏漏,掛一漏萬,朕而今思之,的確不符合朝廷顏面,貽笑萬世。”
“故而,重修元史之事。朕以為可也。”
朱元璋先定了調子,接著說道:“只是該如何修,由誰修?朕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是也,朕將諸位請來,在這裡商議一二,畢竟之前,元史粗陋,已經有過一次,這一次修元史,必須能垂範千秋。朕不想讓後世子孫看笑話。”
“何夕。”
何夕立即起身說道:“臣在。”
朱元璋說道:“朕聽人說,你在史學一道上頗有見聞,而重修元史這一件事情,也是由你先說的。今日也有你說說,你覺得這元史該怎麼修?”
何夕說道:“陛下,臣以為盛世修史,所修並不僅僅是元史。遼,金,宋,三朝之史,為前元脫脫所修。其中宋史最為繁雜凌亂,也需要勘定,且臣以為,修史不僅僅為修史。而是總結前朝之教訓,用於今朝。而近世數百年來,最重要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什麼?是宋何以亡於異族?自從炎黃二帝以來,中華有不絕如縷之危,然正統亡於夷狄,卻唯有前宋。”
“此乃驚天動地之大事。”
劉三吾一聽,立即皺起眉頭了。心中暗道:“真是好題目。”
不是劉三吾用最壞的心思去揣摩何夕。而是在朝廷上說話的人,弦外有音,音外有弦,一言之下,暗潮洶湧,指此說彼,指彼說此。都是基本操作了。
本來說修元史的事情,豈不應該說元亡教訓?但是何夕偏偏說宋亡教訓?
劉三吾認為,開國之初,元亡教訓,是認認真真地總結過的。朱元璋也提出元以寬失天下,這裡的寬,是指看,寬縱對下面官僚失去控制。這也是朱元璋以嚴治國,重典治國的理論基礎。所以而今再說,要麼沒有新意,要麼觸怒皇帝。所以換為宋亡教訓。
說實話,宋亡之教訓,沒有多少總結,即便有,也浮於表面。
元朝本身滅了那麼多國家,也沒有將宋當成正統。自然也不會多上心。至於將宋亡看作從炎黃以來正統之消亡,更是前所未有的觀點。
而宋亡教訓,必然有一條,那就是重文輕武。再有一條,理學了。
須知發展於宋代的,理學,與道學,其實都有一個名字,叫做宋學,與漢代的經學相對。
劉三吾不可不聯想到這一點,這何夕明裡說什麼宋亡教訓。根本是想將宋亡之教訓,歸為於理學之上,這一招,的確非常陰險狡詐。心黑得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