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頻頻對楚用兵的壽夢死後,有子四個:諸樊、餘祭、餘昧、季札瞧人家這名字起的!。其中,老四季札博學多才,最受老王壽夢所愛,想讓他接班。這季札是古代知名度較高的賢人,跟伯夷叔齊,許由務光一樣,矯情之至,死活都不願意當官:“大哥、二哥、三哥還活著呢,哪輪到我?”說完就跑到郊外,住在窩棚裡種地,喊吃飯也不回來。後來乾脆跑去中原留學,不理睬吳國誰接班的事了。季札在魯國學習高雅音樂。魯國人給他演奏了周公製作的禮樂,是大周政府頒定的節奏緩慢的主旋律,打擊樂,可能跟廟裡和尚敲木魚差不多,形式規範,曲調簡單,節拍緩慢,象嘆氣一樣,誰聽了誰跑人們都喜歡流行樂——鄭衛之音、靡靡小調。可是季札合著眼,臉帶笑模樣,聽著主旋律音樂,頻頻點頭——全世界的年輕人只有季札一個人喜歡聽這類東西,可見其矯情之至。
聽完樣板音樂,季札又進一步觀賞了魯國的樣板戲:《雲門》、《大威》、《九韶》、《大夏》、《大濩》、《大武》,都是大周朝頒定的祭祖舞,每一個先王一個舞。《大夏》是給勤勞簡樸的大禹的,所以演員服裝只是毛皮帽子,袒露上半身,下身穿著白色短裙。右手持羽毛,左手持樂器,八人一行,邊唱邊舞,頗為質樸、粗曠。《大武》是給周武王的,舞者頭帶冠冕、手持朱盾玉斧,華麗多姿,還有對白。季札一邊看,一邊叫好:“美哉,猶有感。”“美哉,周之勝也其如此乎?”“德至矣哉,大矣,觀止矣。”
喊了半天,沒談出一句實在的美學原理,曼聲喊好而已,只怕人家當我這南蠻是外行。不過他倒是創造了“歎為觀止”這成語。接下來學習《詩經》。《詩經》不但可以朗誦,可以吟唱,可以演奏其譜調,還可以舞。當時的樂器也蔚然可觀,光《詩經》中提到的就有二十九種之多,琴啊、瑟啊、簫管龠壎竺鼓鍾鸞、鈴缶圉簧篪磬雅鉦,別說樣子沒見過,連名字怎麼念都不知道。季札一邊聽《詩經》的曲子,一邊又喊:“美哉,始基之矣。”“美哉,淵乎。”“美哉,思而不懼。”“美哉,泱泱乎大風也。”這句喊得還不錯!“美哉,蕩蕩乎。”還剛才那意思,沒換!“美哉,渢渢乎。”還沒換,還那句。
……
就這樣“美哉美哉”地在魯國混完了學分,帶著良好的自我感覺和可笑的表白,四公子季札又去齊國參觀訪問。齊國混跡政壇的老世故晏子和他交換了對於明哲保身的心得。季札對齊國這位不倒翁說:“你快交出你的封地和官印吧,齊國田氏作難,你就不好辦了。”這大約也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