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新章節!
“駕!駕!”
杭州城門大開,快馬飛馳而入。
看著那馬背上的信使,百姓紛紛側目:“京師又來請李神醫了!”
更有商賈認得不同信使的差別,喜笑顏開:“上午遞運所,下午急遞鋪,水馬驛更是時時傳信,四方匯聚,倭患平復,近來浙江的生意,是越來越好做了,多虧了李神醫啊!”
明朝是中國驛站發展的大成期,前朝積累的各項制度、方法基本完善,各種路線也趨於合理化和網路化,從朱元章下令建立設立驛傳機構開始,沿用明清兩朝五百年。
而這個機構大致分為水馬驛、遞運所和急遞鋪。
水馬驛又可細分為水驛和馬驛,水驛基本是沿長江、運河等重要河流分佈,江南地區多用,馬驛則遍佈全國,二者互相補充;遞運所主要負責運送人員、物資及貢品;急遞鋪則負責傳遞公文信件。
別看複雜,相較於元朝還是簡化的了,元朝有水站、馬站、車站、驢站、狗站等等,元雜劇版西遊記裡,唐僧出了長安,得龍馬之前,跟驛夫聊天時,就說到馬牛驢狗站,都是鮮明的元朝特色,跟唐朝長安扯不上邊的,到了明朝百回本西遊記裡,這些自然不用,然後又換上明朝的當代特色。
且不說哪朝特色,龐大而高效的驛站,都養活了海量的驛卒,後來崇禎裁員三成,導致一名驛卒失業,振臂一呼,聚眾造反,那個人叫李自成。
現在李自成還要等五十年後才出生,江南地區的驛卒倒是忙於接待著,從京師裡一批批趕往浙江杭州的信使,水陸並進,一天能傳來數條訊息。
杭州百姓起初還當成稀奇看呢,現在也適應了,只是聲音裡不免帶著自豪感,然後去往土地廟和龍神廟祭祀上香。
而那信使一路飛馳,都不去杭州衙門,直接往東壁院外的茶樓而去,到了門前,翻身下馬,就有錦衣衛迎上。
錦衣衛熟練地接過信件,快步上樓,來到錦衣衛十三太保排名第二的朱仲面前:“二爺,又有京師急件。”
雖然手裡已經積了厚厚一摞信件,朱仲也沒有半分不耐煩,開啟信件,細細一看,卻不禁面露苦笑:“都督真的要來杭州了!”
“陸都督要來?”
腦海中浮現出那位高大魁梧,美髯飄飄,急公好義,對待手下人最是庇護的掌衛事,在場的錦衣衛頓時露出尊敬和期待的神色。
只是想到如今的局面,他們又緊張起來:“二爺,李神醫至今不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