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63章 對工業革命的恐懼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畝三分地,一輩子安安靜靜的生活,然後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小農經濟農村。儒家,或者更應該說整個中國的古代社會,都在追求這樣一種社會,靜態的社會。

特別是唐末之後,儒家解決不了自身的困境,解決不了整個社會面臨的困境,明明我們這麼文明,道德這麼高尚,結果卻始終治亂迴圈,然後外敵入侵,於是反而更加的偏激起來,認為這一切都是人心中無止境的“慾望”在起作用,所以“存天理,滅人慾”的學說應運而生,越發的追求“靜態”社會。

統一的思想,是要求整個社會都是靜態的,所有人安分守己,農民老老實實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商人老老實實的賺點微薄的利潤,然後士大夫們和皇帝們垂拱而治。

所有人都沒有了慾望,整個社會都是靜態的,當然垂拱而治了,什麼也不用幹,只出一張嘴就夠了。

大明的建立,朱元璋的戶籍制度,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

農戶,匠戶,商戶,醫戶……

所有人的身份都被規定了,還沒出生就被規定了,子子孫孫無窮無盡,都是統一的身份。

朱元璋和他的文武百官們確定好了這一套制度,大家安分守己,這一輩是幹什麼的,下一輩、下下一輩、一直到永遠,就都是幹什麼的。

這就是靜態的社會!

這就是儒家意識形態下追求的小農社會!

後面的清朝,那就更不用說了,在大明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清朝也搞戶籍制度,所謂滿城就是這麼來的。

然後,清朝認為明朝之所以滅亡,很大關係在於士紳們胡作非為,天下計程車人和百姓們的環境還是太寬鬆了,沒有真正達到“滅人慾”的地步,又由於是以少統多,所以大肆摧毀文化,搞史無前例的愚民。

藏書被搜剿摧毀,私塾被裁撤……

一切的手段,只是為了讓整個社會更靜態,統治下的人都是腦子空空的愚民,餓不死就完事了,其它的都不會想。

朱標囫圇吞棗的看過歷史,他知道清朝,只是沒有認真瞭解過。

但沒關係,往前追溯到漢朝,然後一路下來到大明的歷史,朱標還是很容易理解了周飛所說的“小農經濟”以及背後蘊含的東西。

朱標對應了一下在周飛這邊看到的、瞭解到的,再回想一下剛剛看到的“禮崩樂壞”的舞蹈影片,也大概明白了周飛所處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換回女兒後,我笑看小三虐親女 攝政王的小醫妃甜又野 落魄男的千金女友 衝出穹頂 錯撩皇叔後,真千金每天都想和離 新編劇:刀刀扎心,管這叫喜劇? 醫結同心:白撿的相公會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