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註釋】
①惡已:惡、醜。已,通“矣”。②斯:這。③相:互相。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⑤盈:充實、補充、依存。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⑧作:興起、發生、創造。⑨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比: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本章完)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無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⑤,萬物之母。故常無慾⑥,以觀其妙⑦;常有欲,以觀其徼⑧。此兩者同出⑨而異名,同謂之玄⑩。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註釋】
①道可道:第一個“道”的意思是規律、法則。第二個“道”的意思是道說。②常道:永恆不變的規律。常,永恆。③名可名:可以叫得出的名字。也即具體事物的名字。具體事物總會消失的,它們的名字當然也跟著消失,所以下一句說它們“非常名”。④無名:沒有名字的東西,實際即“無”。無,虛無,這裡指空間。⑤有名:有名字的東西。這裡泛指存在的物質。⑥有人從“常無”、“常有”後斷句,但帛書於兩個“欲”字後有“也”字。通觀全書,於“欲”字後斷句較為合理。⑦其妙:指天地萬物的微妙之處。其,代指上文的“天地”、“萬物”。⑧徼(jiào叫):邊界,引申為表面。陸德明《經典釋文》:“徼,邊也。”⑨兩者同出:空間和物質同時出現。兩者,指“無”與“有”。沒有“無”就沒有“有”,反之亦然。一般認為應解為“同一個來源”,如高亨《老子正詁》
說“此‘無’與‘有’,又何自來?皆自於道。……指實以言,天地之始,道也;道之相,無也。萬物之母,天地也;天地之相,有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