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分發給四人。所謂詔書,本質上就是國家名義釋出的命令,裡面寫明瞭具體內容、執行人等資訊,簡單地,可以看做是軍隊中的“虎符”。
四份詔書,是郭榮多方思量、精心佈局的結果,旨在“制衡”朝中各方力量,確保自己的兒子江山穩定。
第一份詔書,交給王樸的,詔書的內容可以歸結為“籠絡外戚”,籠絡的物件,就是符彥卿。這個差事交給王樸很合適,因為王樸雖然軍功不大,但是常年耕耘於汴梁城中,對於官僚體系十分熟悉,上上下下的人員,他都十分了解並且掌握的很好。
從歷史上看,“外戚干政”是導致朝廷不穩的重要原因,甚至會出現“外戚篡位”的現象,如王莽、楊堅等,但郭榮從制衡軍事力量的角度出發,又不得不籠絡外戚。原因在於,後周建立之後,為了避免大唐帝國後期出現藩鎮割據、尾大不掉的現象,郭榮採取了“削弱地方、中央集權”的政策,中央軍的力量異常強大,地方軍事力量想要翻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由此,就引發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中央軍一定可靠嗎?”沒錯,郭榮長期直接領導禁軍,他深知手下這批武將的能耐和秉性,忠誠這種東西存在的前提,在於一個具有足夠威懾力及領導力的人存在,而那個人就是自己!如今,他必須扶植一個脫節於中央軍的外戚,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制衡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他為何火速冊封小符皇后——符彥卿是天雄軍節度使,長期駐紮北方,為了防範契丹、北漢,力量自然是不弱的。詔書中已經寫明,冊封符彥卿為魏王,如此一來,符彥卿不僅是國丈,手中有兵權,更是進階到公卿爵位,地位更加牢固。自己的兒子郭宗訓是符彥卿的外孫,一旦中央軍有變,符彥卿就能以“清君側”的名義從北疆反攻汴梁。
第二份詔書,交給竇儀的,身為右補闕,在中書省有較高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這位相當於“蔣校長”的人物,在大周新晉官員當中又很高的威望。
後周對貢舉體制做出的改革,革除了有唐一代的複雜方式,像詩仙李白那樣“以名入仕”的情況基本不存在,而科考上來的官員,大多又根基不穩、沒有裙帶關係。如此一來,竇儀利用新晉官員,能夠為郭宗訓打造一個強大的朝廷班底。為了讓一切順理成章,詔書中對郭宗訓進行了火速提拔,從一名不文直接冊封為“梁王”,這樣在管理、任用官員方面才師出有名——這也是無奈之舉,郭榮儘管已經登基稱帝,但他卻認為,兒子還小,早早地封王並非好事——可如今,為了保障郭宗訓順理成章地繼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