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11章 黑暗時刻
根據計算,太陽爆發的第一波衝擊還有不到十五分鐘就抵達木星軌道了,但因為木星用身體擋住了這次衝擊,所以木衛四基地還有時間。
木衛四的軌道週期是16.7天,現在剛剛開始兜入木星背後,所以木星至少還能為其提供保護6到7天時間的保護。
至於之後如何,那隻能祈禱老天爺保佑人類了。
而在嶽淵講話的時候,太陽的爆發也如同預測的那般,轟然爆發。
超新星爆發的機制有兩種,一種是白矮星吸積伴星物質發生爆炸,第二種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的時候遭受自身引力坍縮,然後平衡被打破而發生爆炸。
第二種在宇宙中最常見,當恆星核心的氫被燃燒殆盡時,恆星內部就再也沒法產生足夠的光壓輻射來維持引力平衡,這時候恆星核心就會開始坍縮。
這次坍縮會使得核心溫度和壓力急劇飆升,並達到氦的聚變條件從而引發氦聚變,氦聚變的發生使得恆星核心再次產生足夠的輻射壓來阻止坍縮。
氦聚變的產物是碳,這使得恆星核心稍微冷卻了一些,不過依舊非常高,足以令氦繼續聚變下去。當恆星消耗完氦之後,如果其質量足夠大,那麼它將會有足夠的壓力與溫度令更重的元素繼續發生聚變。
比如接下去的氧,然後是氖、鎂、矽,整個坍縮再穩定再膨脹再坍縮的過程會反覆幾次,每次恆星核心都會產生更重的元素,併產生更高的溫度與壓力,使其發生聚變。
這種重元素不斷產生的反應,會使得恆星的重元素逐漸向核心堆積,越靠近核心的元素越重。整個恆星由外而內,元素由輕而重,一層層發生聚變反應,直到產生最終產物,鐵或者鎳-56。
至此聚變反應停止,最終引力平衡徹底被打破。
這時候,恆星在自身強大引力作用下,開始發生毀滅性的坍縮,其核心坍縮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23%,引力與電磁力為主角的戰場在這裡上演,於是超新星爆發開始了。
除了開始的光與熱,絕大多數物質被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向外拋射。最後的剩餘部分則根據質量大小,走向不同結局。
不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就形成一顆白矮星。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卻不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則成為一顆中子星。至於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便毫無疑問,將成為一顆黑洞。
但這第二種機制需要至少八倍太陽質量才會發生。
而南門二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