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整軍所需的錢糧,自然要從稅收中得來,陸記也不可能直接向這些武裝力量提供資金,這不利於正規化的建設。而稅收,各朝都著重在農稅上,如今兩府的工商業在陸記的帶動下已經起步,商稅的潛力遠超過農稅。
以陸記的經營額計算,若徵收百分之十的商稅,每年的稅金就有七八萬兩銀子,並且以後的增長潛力會更大。若加上其他商家的稅銀,兩府的商稅收入將會超過十萬兩銀子。
全面徵收商稅後,農稅就應該減少來,這關係到兩府近四十萬民眾的根本利益。現在農稅基本上大都來自自耕農,兩府的土地兼併不嚴重。
唐家這樣的本地大家族,之前田地也不過四五百畝,只不過自去年開始,因種植土豆紅薯,新開了不少的山地。
所以,這樣的社會結構,改造起來要比中原地區要容易得很多。那些地區,越是戰亂土地兼併就越嚴重,已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這是社會變革最大的阻力。
“杜大人,子恆兄,田地上的產出是有限的,遠沒有工業的產出無可估量,我陸記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真正發家致富,就得行工業之事,一座工坊、工廠,每年的產出要勝過田地萬畝以上,這一點兩位想必也是心裡有數的。”
陸記這次準備將一些民生方面的技術,以授權的方式在兩府推廣。陸少峰認識到,之前那種將技術封鎖起來的做法,短時間內可行,但不利於長期的社會發展。
只有形成充分的競爭,才更有利於構建一個穩定的社會形態。陸記既然要走改造本時空的路子,做出一些犧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對陸記的體系發展有好處。
陸少峰還準備將一些較尖端技術積累以專案的形式整合利用,這些專案包括了大型的紡織工廠、造船廠、車輛廠等。這些工廠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其核心的技術和製造工藝,都掌握在陸記手中。
這些工廠要向陸記購買生產所需的關鍵裝置,如蒸汽機、齒輪、軸承和特種鋼材等,這也是陸記控制這些產業的手段。
“少峰,蒸汽機的神奇我與子恆都見識過的,這些專案大多要以蒸汽機做動力,若陸記能出售蒸汽機,這些專案定然會大有前途,杜某倒是很期待。”
杜刺史首先瞄準了蒸汽機輪船和四輪馬車,他沒有好高騖遠,只專注於交通專案,言下之意是要參與到造船廠和車輛廠兩個專案。這兩個專案是本時空的重型製造專案,倒也跟他自身的實力相匹配。
唐子恆則看上了紡織廠,之前就跟陸少峰談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