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天早點還回,然後直接宣佈解散,回去玩他的甲去了——身為男人,大部分都會對甲冑感興趣,就像現代導彈都滿天飛了,甲冑已經屁用沒有,竟然還有一幫人天天在研究,可見男人很難抗拒這東西。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啟老闆送的“具足櫃”,將裡面的三具三足都取出來。之前他很趕時間,在店裡也沒細看,只是讓阿滿確認沒問題後就直接買了,現在才有機會細瞧。
這套具足是最新款的“當世具足”,直譯的話,意思就是“現代鎧甲”。
曰本盔甲也是有發展過程的,先是從彌生時代的木製短甲,發展到古墳時代的銅掛甲,再到奈良、平安時代的綿鐵甲,再到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室町南北朝時代的大鎧,然後就到了現在室町時代末期的“當世具足”。
這種甲冑相對於大鎧,更注重防禦近戰武器,畢竟戰爭模式變了。
鎌倉時代及其以前,作戰主體是武士,作戰方式主要是騎馬對射,所以甲冑對箭矢防禦性要求較高,左手通常帶著大幅袖甲,以代替盾牌來遮擋箭矢,右手則只有簡易的籠手,沒什麼防護力,以保證靈活性,好放箭射殺敵人。
但“應仁之亂”以後,作戰主體中加入了大量足輕,人數越來越多,單靠射箭很難阻止敵人一擁而上,作戰方式也隨之改變,開始短兵相接,互相拿長槍捅刺,所以“當世具足”應運而生,成為目前主流甲冑。
原野現在就買了這麼一套“當世具足”。
兜是“突形兜”,整體由十八塊梯形精鐵鐵片攏成,有前盔簷,而且前盔簷原本還插著一排金箔扇形的前立,金光閃閃,令人矚目,看起來好像在方便敵人瞄準集火,他不肯要,全拔下來退掉了,少花了一貫五。
胴丸是“橫引板胴”,他沒學過武技,又身材高大,靈活性很一般,所以乾脆防禦力拉滿,直接上了板式胴丸,也就是把橫向的精鐵鐵片用鉚釘從上到下連線起來,把胸腹裝進一個“鐵皮桶”裡,被人拿長槍捅上去也沒關係,很令他安心。
同時胴丸背後還鑲嵌著一個“受筒”,上面的卡口叫“合當裡”,底座叫“待受”,可以用來插小旗等指示物,以免混戰一起,阿滿阿清這倆小矮子找不到他了。
整體而言,這胴丸哪怕對上鐵炮,也有一定的防禦力,很有安全感。
袖甲則是“當世置袖”,一種用鐵絞鏈穿鐵扎片的窄袖甲,主要保護手臂,且不影響揮砍,不像大鎧的袖甲一樣,一舉手過肩,甲袖就要翻倒過去,難以做太大的動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