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塞外輿圖前。
牟指揮使沒有急於向軍方展現千萬兩紋銀錦衣衛細作的價值。
“大元帥,在那之前,我有個疑問,國朝為何在這時節發兵?”
牟指揮使詢問道。
出於憤怒。
陛下決定剋日北征韃靼。
在朝堂上。
讓天巡軍於本月末出兵。
卻沒有規定天巡軍何時出塞外。
滿朝文武皆以為,天巡軍會先抵達邊鎮,駐守防禦數月,直到明年早春時節,方會踏出長城範圍。
但以他現在看來,王守仁大元帥,是準備直接出兵塞外。
這違背了過往國朝北征的習慣。
除戰神皇帝,土木堡之變外,國朝太祖、太宗、宣宗等諸位先皇,皆是在早春出兵。
韃靼是遊牧部落,一切財富,皆繫於牛羊多少。
而交關方式,是戰馬。
因為這些牲口,草原人的生活作息是非常規範的。
春天到來時,整個草原的羊,都要產羊羔,而那上馬就是勇士,下馬就是牧民的韃靼人,在這個階段,要忙於接羔、分群等事。
這種財富的增長,是韃靼人親身感知的,與劫掠後大汗分財完全不同,這時候,就是大汗欲起兵南下打草谷,草原各部落的人也不會答應。
況且。
漫長的冬天過去,所有的牲口都相當虛弱,屬於羊瘦馬弱人忙之際。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往往就是趁此時機北征。
這對國朝軍隊,有兩個好處。
一、韃靼的牲口繁衍問題會出現災難。
產羔期的牲口是經不起折騰的,國朝大軍一到,韃靼無論是避軍,還是逃跑,都會致使大量母畜流產,大量的牲畜死亡。
二、草原的馬,在經過一整個冬天洗禮後,標準的馬瘦毛長,此時的戰馬速度慢耐力弱。
當然,國朝的馬也弱。
冬天的牧草,誰都不行。
但每逢大戰前夕,國朝都會動用大量糧食去餵馬,以此保證戰馬不掉膘,這是遊牧部落所無法比擬的。
在這種情況下,國朝戰馬就有了優勢。
雖說國朝大軍中,騎兵數量比不上韃靼,但就是靠這點騎兵,太祖皇帝、太宗皇帝打贏了一場又一場大勝。
天巡軍,騎兵三萬人,佔全軍的一成。
看似不多,但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北征時動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