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王朝興衰更迭。
老百姓認為那還不是因為暴君施虐、奸臣當道才搞得大家沒有好日子過嗎?
可皇帝卻覺得,之所以有農民起義、蠻夷入侵、天災大害是因為氣運到了頭,惹怒了老天爺。
所以皇帝們總是十分的重視天象,希望得到老天垂憐,國運亨通。
這固然是生產力低下、小農經濟時代的封建迷信,但經過現在科學研究發現,國運與“老天爺”之間的確有一道牢固的關係,這就是氣候。
當然,這並不是真的有老天爺存在,畢竟我們之前也科普過了華夏五千年氣候週期變化表。
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仲拱先生指出:對王朝興衰週期產生影響的關鍵變數是氣候。
而我國氣象學之父竺藕舫先生也將我國曆史上的氣候變化分為了四個階段,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四個溫暖期。
唐朝的盛世的確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也確實息息相關。
從公元七世紀中期,也就是貞觀末期到唐朝中後期,大概唐德宗李適時期,這之間約一百五十年的階段,大唐冬無冰雪的年份高達19次。
相當於約有八年就會有一次暖冬。
在這一百五十年間,大唐氣候整體溫暖溼潤且比較穩定。
公元八百八十年以前,唐亡前三十年,唐代氣候溫暖溼潤且比較穩定,農業經濟得以快速恢復和發展。
北方粟麥輪種制普及,小麥在隴右、中原、山東和淮北地區逐漸普及。
隴右和關中出產良種的戰馬,有糧草有良馬,有人口有經濟,有賢君有名臣,唐帝國才能開疆萬里,飲馬中亞。】
房玄齡聽到天幕說的年份,就開始低頭掐算了起來。
二鳳詢問,示意他回答。
房玄齡道:“大唐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李二鳳並沒有因為房玄齡這個數字而感到任何的驚訝和憤怒,他微微頷首,道:“大唐能享國近三百年,已經是很不錯了。”
“後世自有後世的生活,就如那漢武帝所說,這是朕改變不了的。
倘若大唐真的讓百姓民不聊生,那大唐也該如前朝般寫進史書中了。”
“大家真是千古一帝風範,有此明君當世,才是我大唐之福啊!”長孫無忌直接上前恭維道。
李世民接著道:“我大唐相比兩晉和明清而言,還是幸運的,暖冬接連、氣候溫潤,這是大唐的福氣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