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唐帝國嚴重的階級矛盾。
寒門不再如唐初一樣,擁有著晉升的渠道。
太宗、高宗、武后,兩代三位統治者,與世家鬥智得來的科舉也在開元年間,逐漸變成了豪族的玩物。
也正是唐朝中期,科舉制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宋朝的很多改進,才使得科舉制真正的成熟。
糊名制雖然創立於武后時期,但並未得到確定和推廣,直到宋朝,才得以讓科舉更加公平。
任你再大的才華又如何?
只要你沒有進獻諂媚於高族宗室,考官只需要看一眼你的名字,便可決定你的一生所學是否可以施展。】
“什麼禍國殃民的妖豔女人和夯貨,也配和朕的皇后與大司馬相提並論?”
劉徹哼了一聲,十分不滿的說道。
那唐皇是個什麼昏庸無能之君,也配和朕這種千古一帝對比?
他家那個老祖宗李世民倒是還有些可比的。
衛子夫捂嘴輕笑,柔聲道:“妾身一介民庶,幸得陛下恩寵,從此家族顯宦,子弟得以施展抱負。豈不是託陛下慧眼如炬?”
劉徹嘴角輕揚,道:“朕自然是和那些昏君不一樣的。”
朕是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的眼光能和千古半帝一樣?
大唐
李世民臉色一直不太好,此時更是觀之臉色陰沉。
房玄齡嘆道:“科舉制已然成了擺設,看來天幕所提的‘糊名制’確實要比我們大唐現在所施行的要公正許多。”
其實,這時倒也不太怨大唐,雖說科舉制已然成熟,但是在隋唐時期,平民百姓並沒有多少讀書識字的機會,知識依然壟斷於世家大族手中。
而且,世家子弟一般是不會去科考做官的。
他們可以透過門第蔭舉而得官,何必要和一大堆人去爭一些少得可憐的名額,然後去做一個小官,外放州縣,努力了一生還不見得能不能再次回到長安呢?
直接憑藉門第,出仕即上品,豈不逸然?
而且後來的科舉之所以形同虛設,並不是科舉真的荒廢了,而是如上所提到的,知識依然被大族壟斷,大族培養出來的人才要比你寒窗苦讀出來的要能幹多了。
這也並不是否定庶族就沒有人才了,只是一個在量產、一個只能依靠天賦和機運。
天賦你有了,但是機運呢?
不投靠大族,一介白身又怎麼出人頭地呢?
像是李白這樣滿腹才華的詩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