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隱在另一邊的小凳子上坐了。
“今年下半年的巡診,拜託你們了。”
“客氣了。”
姜隱打量著溫海潮臉上的褶皺和花白的頭髮,心裡未免一酸。
“溫醫生,您還堅守著崗位呢?”
溫海潮扶了一把自己鼻樑上的老年眼鏡,笑道:“我不守著這裡,可怎麼辦呢?村子裡的人也需要有人給看病啊。”
他說著,嘆了一口氣,“咱們村子裡一共兩千多人,如今光高血壓患者就有將近四百人。”
聽到這個資料,姜隱和沈越暉對視一眼。
沈越暉問:“溫醫生,這每天來量血壓的人不得上百人啊。”
“是啊。”溫海潮習以為常,笑道:“我都習慣了,特別是秋冬春季節,我這個小小的衛生室啊,每天天矇矇亮就擠滿了人,熱鬧得很。”
溫海潮雖說得輕鬆,但是聽在姜隱和沈越暉的耳朵裡,確實能明白他從醫的苦楚的。
姜隱和沈越暉本想先到衛生服務站見見老村醫,聊幾句,摸清下村子裡的老人現狀再去村子裡巡診的。
但是這會兒,聽到溫海潮說起往事,一時半會兒聽入迷了。
“那會兒生病,根本沒法上縣城裡去,路都不好,哪怕是現在,山區村的公路就是難修,即便是通車了,去往縣裡的班車也就那麼兩趟。我今年啊,六十五歲了……”
溫海潮說他自己是縣裡最早一批的“赤腳醫生”,在70年代的時候,經過簡單培訓後,成為一名半農半醫的衛生員。
以前啊,農村地方不發達,偏遠,遠離縣城,缺醫少藥的,老百姓生病也治不起,小病硬抗,大病等死。儘管偶爾會有醫療隊下鄉,但是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改變不了這個農村醫療資源薄弱的大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村裡的村醫便起了很大的作用,靠著一個藥箱、銀針、草藥,可以跑去村民家中看病。
村醫不僅成為村子裡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成為村裡人最敬仰的存在。
為此,溫海潮說了好幾個例子,聽得姜隱和沈越暉眼裡泛起淚光。
沈越暉更是連連點頭,“老先生,雖然我這個年紀並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是我小時候也見過很多赤腳醫生,雖然現在赤腳醫生這個群體不復存在,但是這支隊伍曾經為廣大村民們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是誰都無法磨滅的。”
溫海潮點點頭。
隨著新世紀的發展,村衛生室開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