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嘉靖皇帝喜歡修仙,迷通道家方術,垂衣而治這四個字,很好地表達了他內心最深處的願望:既想大權在握,牢牢控制江山與人心,又要長生不老。最好就是你們都別鬧騰搗亂,讓老子安安靜靜地修仙。
但同時,他又不得不面對帝國的現狀:南北都有戰火,四處還時不時來個農民起義。去年三月,閩粵兩省就曾經鬧過流民起義,差點把省城都給攻了,最後還是浙直總督胡宗憲平息的禍亂。不僅如此,去年還有陝西地震,蘇松水患等天災,這種事情放在幾百年後也損失不小,更何況是幾百年前,自然死傷無數,政府還得出錢賑災撫民,又是一大筆銀子,有些地區的賑款和糧食被貪官汙吏吞沒的,百姓活不下去,勢必造反起義,如此惡性迴圈,簡直沒完沒了。
所以這兩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話,其實前者是嘉靖帝的理想,後者則是殘酷的現實。
他不想著如何著手治理國家,卻希望透過祈求上天來改變這一切,寄望神仙來保佑大明,結果當然是整個帝國變得越來越糟糕。
想通這一點,趙肅頓覺眼前撥雲見月,豁然開朗。
有了突破口就好下筆了。
首先對皇帝想要“垂衣而治”的思想當然不能駁斥,還要大加讚賞和捧場,並表示無為而治才是符合天道的最高境界。
當然光是一味褒揚是不行的,嘉靖帝不是那麼好蒙的,他在位幾十年,對這個國家的現狀和情況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要想打動他,就得拿出切實的方針和策略,這就體現在後半句話上。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考題的用意,大家興沖沖地極盡褒揚溢美之辭,把垂衣而治這四個字與皇帝chuī得天上有地上無,可到了後半部分的“禦寇靖邊”,全都卡殼了。
原因無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涉及到邊疆防務兵戎等實際問題,如果不是對這方面有所瞭解,又或者關心時事的人,是答不好的,說來說去,無非也就是訓練jīng兵、英勇作戰、將士捨生不畏死之類的老生常談,甚至還有考生想了半天,居然想出和親這種法子,結果卷子被初審的閱卷官一劃就劃到三甲去了,更別說呈覽御前。
這些都是後話,卻說眼前趙肅醞釀半天,略有思路,開始蘸墨寫草稿。
自從來到這裡之後,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所謂後世的學識,其實用處不大,像在殿試這樣的場合裡,可以把自己一些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觀點略略加進去,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可想要卷子答得好,還得考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