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關中去前線。漢軍軍勢愈發強盛起來。
————————————————————
[1] 參見陳梧桐、李德龍、劉曙光:《西漢軍事史》第一章第四節之二“項羽在正面戰場的進攻和劉邦的防守”,《中國軍事史》第五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2] 漢代軍中設有護軍校尉,隸屬於護軍中尉和護軍都尉,為具體到各軍執行監軍的官員。關於陳平出任護軍中尉,成為漢軍情報頭目的事情,參見本書第二章之五“古代的克格勃”。
[3] 史書中“絳灌之屬”的意義,參見拙著《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第六章第三節之三“賈誼左遷與新舊對立”。
[4] 尾生,古代講信義的賢人,見《戰國策·燕策》。
[5] 孝己,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稱,見《莊子·外物》。
[6] 劉邦用同樣手法對付酈食其的事情,見拙著《秦崩》第七章之十一“收服酈氏兄弟”。對於劉邦集鮮廉寡恥、重利輕禮的習性,清代學者王鳴盛有精彩的論述,參見氏著《十七史商榷》卷二“漢惟利視”,中國書店,1987年。
[7] 陳平對於楚漢雙方的分析,見《史記·陳丞相世家》。他對項羽的看法,與韓信《漢中對》一致,因為他們都曾經在項羽身邊供職,對敵情有深切的瞭解。不過,與韓信不同,陳平因為出任監軍監視內情,對於劉邦集團“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的特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8] 《史記評林》引陳懿典曰:“甫進太牢,忽更草具,其狙公之芧否?楚之使、楚之君試一思之,可不莞然一笑乎?”
[9] 《史記箋註》引乾隆《通鑑輯覽》曰:“陳平此計乃欺三尺童未可保其必信者,史乃以為奇而世傳之,可發一笑。”
[10] 項羽的妻子是誰,史書沒有記載,只記有一位虞姬,伴隨項羽一生。根據虞姬的姓氏,我推斷她可能是古代虞國王族的後裔,見本書第五章之七“垓下行”。關於虞姬家族的其他成員,秦漢古書中沒有提到。此處的“妻之昆弟”,不是指項羽一人的婚姻之家,而是應當理解為諸項的諸多婚姻之家。
[11] 這種看法的代表,首推蘇東坡的《論項羽范增》,收於《蘇軾文集》第一集,中華書局,1996年。王世貞也持同樣的看法,與蘇東坡不同的是,他不是用論文的形式,而是用敘述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下面文中所敘述的范增警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