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二天阿里一早就到了。
一見到我們他特別高興,一邊說著“我的朋友”一邊熱情地給了老張一個擁抱。看他的熱切勁兒,倒真頗有些久別重逢的感覺。
吃過早飯我們就往帝王谷去了。
從東岸到西岸的直線距離不長,但是尼羅河上沒有架橋,要是開車的話需要繞行好一圈。還好阿里機智。他把車停在了西岸,我們一起從東岸坐船過去,只花了幾分鐘就橫渡了尼羅河。
今天阿里自己開了輛車。還是在埃及常見的金盃,我們考古隊租的就是這種。他說這是管他哥們兒借的,他自己一般騎從中國買來的摩托。
尼羅河把盧克索分為了東西兩岸。
古埃及人重視自然規律,便按照太陽東昇西落的規律把東岸視為太陽神的居所,興建了神廟;西岸作為太陽落入地平線後的旅途,修鑿了法老進入重生之路所需的陵寢帝王谷。在開羅,金字塔也大多建在位於西岸的吉薩。
帝王谷是新王朝時期自圖特摩斯一世開始使用的墓葬形式,每位法老埋入帝王谷之前都會在其葬祭廟【或稱陵廟】停靈。
這些古埃及的建築已經在這千年裡,成為了環境的一部分。小動物們也習慣了每天清晨尼羅河畔的嗚咽聲。
那是風吹過門農像發出來的。
門農像本身屬於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葬祭廟,被後來的歐洲人當做是希臘神話裡的門農。只不過葬祭廟在建成後的歲月裡葬祭廟被或拆或毀,早已不得見了。只留下了這兩座巨像,安靜地坐在曠野,注視著對岸的日出。
雖說阿蒙霍特普的葬祭廟無覓處了,但西岸還是有兩座葬祭廟很有可觀之處。其一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拉美西姆,另一個就是埃及的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謝普速特的葬祭廟。
我們到了哈特謝普速特葬祭廟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天中某一個禮拜時間,門口負責安檢的兩個員工一站一跪在虔誠地禮拜。
老張見狀小聲地跟阿里說:“如果你需要禮拜,我們不介意等等的。”
阿里有些驚訝地笑了笑,拍拍老張:“多謝你我的朋友,阿拉也不會介意我遲一些再禮拜的。咱們先去看看這位法老的建築吧。”
參觀完兩個葬祭廟,阿里拉著我們去附近的村子裡吃了午飯。我雖然來過無數次,但從來沒深入過當地人的生活區域。哪怕中午還是沒得豬肉吃,但是農家樂就是比早就吃膩味的飯館要香。
飯後我們去了帝王谷。
現在對遊客開放的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