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為那些親戚的緣故,耶拉怎麼可能會有今天?比如說,他有一個姐夫助他一臂之力。同樣也是這個信仰虔誠的傢伙教他寫作,但耶拉最後卻背叛了他。這位姐夫是某拿克胥教派的一員,這個教派在庫姆卡普的一座廢棄肥皂工廠裡舉行秘密儀式,過程中大量運用到鐵鏈、橄欖榨油機、蠟燭,連肥皂模子也派上用場。他參與各種儀式,然後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坐下來寫報告,把教派活動的內幕訊息提供給國家調查局。這位仁兄一直努力想證明,他向軍方告密的這個宗教組織中的門徒,事實上,並沒有涉入任何危害政府的行為。他把他的情報和耶拉分享,希望這位文藝青年會閱讀並學習,提升自己對優美文句的品味。那幾年,耶拉的政治觀點順著一股左邊吹來的風倒向右邊,其間,他不曾間斷地吸收那些報告中的風格,像是交織在字裡行間、直接取自阿塔爾、阿布·呼羅珊、伊本·阿拉比和波特佛里歐譯本的明喻和暗喻。沒錯,有些人在他的明喻中看見了連線我們舊有文化的新橋樑——儘管它們全依附於同樣老套的源頭。但大家並不知道創造出這些仿古文的人根本是另一個人,一個耶拉恨不得他消失的人。多才多藝的姐夫天賦異秉,還是個萬事通:他製造出替理髮師省麻煩的鏡子剪;研發一種割包皮工具,使得此後許多男孩不再因為嚴重的疏失而毀掉未來;他還發明瞭無痛絞刑架,把浸油的套索換成項圈,把椅子換成開合式地板。有幾年,耶拉感覺自己需要他親愛的姐姐和姐夫的關愛,於是那陣子他便在自己的‘信不信由你’專欄中,大力介紹這些發明。”
“對不起,可是你全搞錯了,”綜藝版作家反駁道,“耶拉在寫‘信不信由你’專欄那幾年時,他完全是靠自己。讓我給你描述一個場景,那是我親眼目睹,不是聽來的。”
這個場景簡直就是某部蹩腳的葉西坎電影裡的一幕,故事描寫一個勤勉向上的孩子,經過多年的貧困孤獨後,終於苦盡甘來。某一年的除夕夜,在貧民區一間破敗的房舍裡,菜鳥記者耶拉告訴他的母親,家族中一個有錢的親戚邀請他到他們在尼尚塔石的房子參加除夕宴會。他將與活潑的堂姐妹和喧鬧的堂兄弟們共度一個吵吵嚷嚷的歡樂夜晚,說不定最後還會去城裡天曉得哪個聲色場所玩。母親欣慰地想像兒子的喜悅,由於她剛好是個裁縫,便為他準備了一個驚喜:當天晚上,她悄悄把亡夫的舊外套修改成兒子的尺寸。耶拉穿上外套,完美合身。(看見這個景象,母親眼裡泛出淚水:“你看起來就跟你父親一模一樣。”)聽說有另一位記者同事——也就是這個故事的目擊證人——也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