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的戰馬除了馬嚼和韁繩之外,還有兩件我們漢朝騎兵所沒有的重要裝備。”
“什麼裝備?”
“馬鞍和馬鐙。”
“馬鞍、馬鐙?”搞不清楚鞍和鐙是什麼東西的皇上自言自語道。
“我們的騎兵跨騎於鋪著氈墊的馬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雙腿夾緊馬腹,防止自己在馬匹賓士的時候摔落,這種原始的騎馬方式很不可靠。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距離的作戰中,騎兵也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刺殺容易落空。兵鐵相搏時,騎兵隨時會從馬背上滑跌下來。因此,長期以來,我們的騎兵只是負責偵察、側翼包抄、騷擾遮掩、偷襲和追擊,並不能成為作戰主力,戰馬的主要作用是負責運輸兵力,騎兵乘坐戰車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作為步兵投入戰鬥,進行作戰。”
聽了我的一番解釋,皇上興致大增,他絕沒有想到我這個只有十五歲的少年還真是一名研究軍事的天才。他用眼神鼓勵道:“說下去。”
“匈奴騎兵之所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突擊力量很強,”平常沉默寡言的我說起戰爭與騎兵眉飛色舞,“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給每匹戰馬配備高翹馬鞍和鐵做的馬鐙。高翹馬鞍的出現,限制了騎兵身體在馬背上的前後滑動趨勢,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而馬鐙則透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與馬結合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馬鞍是騎兵與戰馬結合在一起的關鍵,匈奴人的馬鞍是一個兩頭高的木質托架,不論馬怎麼跑,騎兵都能穩穩地坐在馬背上,朝不同的方向射箭。陛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麼多年大漢天朝對匈奴的作戰不是騎兵對騎兵的作戰,而是步兵對騎兵的作戰,這也是我們大漢天朝沒有取得重大勝利的主要原因。”
“唉!”皇上長嘆道,“去病,你說了半天,誰也沒見過這些騎兵的裝備,恐怕你也連馬鞍和馬鐙的圖影都沒見過吧?”
“陛下!”我從懷裡取出兩幅發黃的羊皮圖,雙手呈給皇上道,“請您過目。”
宮監從我手裡接過兩幅羊皮圖遞給皇上。
“什麼圖?”皇上翻看著略發黃的羊皮圖。
“一幅是匈奴人在萬里塞外放牧紮營的水草地域圖,一幅是匈奴的馬鞍馬鐙圖。”
“真有匈奴騎兵馬鞍馬鐙的圖?”皇上眼睛陡然一亮。
“好小子!”皇上一邊看,一邊嘖嘖稱讚,“這東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