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自此,南詔國與唐朝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開啟了一段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蜜月期。
南詔國為了更好地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知識,選拔了一批又一批聰慧好學的年輕子弟,組成使團,派遣他們前往唐朝求學。臨行前,皮邏閣親自召見這些學子,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你們此去唐朝,肩負著我南詔的期望啊,定要用心學習,將大唐的先進文化、技藝都帶回南詔,莫要辜負了大家的期盼。”
一位名叫阿苴的年輕學子上前一步,目光堅定地說:“大王放心,我們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讓大唐的光輝也能照亮咱們南詔呢!”
他們來到長安後,被安排進入各類學府,有的進入國子監,跟著學識淵博的大儒們學習儒家經典,領悟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在國子監中,阿苴每日雞鳴而起,挑燈夜讀,對《論語》《孟子》等經典倒背如流,還時常向先生請教其中的深意。
一日,阿苴拿著書,走到先生面前,恭敬地問道:“先生,這‘仁’字,弟子雖知曉其字面之意,可總覺得理解得還不夠深刻,還望先生解惑呀。”
先生看著他,微笑著說道:“阿苴啊,這‘仁’乃是儒家思想之核心,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愛、寬厚,是一種至善的品德,你看那世間萬物,若皆以仁相待,何來紛爭啊。”
阿苴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先生所言極是,弟子明白了,多謝先生教導。”
有的學子則投身於技藝工坊,學習唐朝精湛的手工技藝,如陶瓷燒製、絲綢紡織等。在工坊裡,南詔學子看著唐朝工匠熟練地拉坯、上釉,好奇地問道:“師傅,這陶瓷燒製的火候如何把控才能燒出這般精美的瓷器呀?”
工匠師傅耐心地回答:“這火候啊,可得憑多年的經驗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及,得時刻留意著坯體的變化,慢慢摸索才行呢。”
還有的對大唐的天文曆法、醫學藥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跟隨相應的師傅潛心鑽研。
而在南詔國內,唐朝的文化也如春風化雨般滲透進來。許多文人開始模仿唐朝的詩詞格律進行創作,用優美的文字描繪南詔的山水風光與風土人情。
一位南詔文人拿著自己新寫的詩詞,與友人分享道:“你看我這首詩,仿照大唐的格律所作,雖不及唐人之精妙,但也算是別有一番韻味吧,我想咱們南詔的風土用這詩詞一寫,也是能流傳開來的呀。”
友人接過一看,稱讚道:“確實不錯呀,看來這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