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那就是他了。”鄭軒不由分說,微笑地拍著唐藏的肩膀,他早就有想法了,不過還是裝成一副自怨自艾樣子,滿是牢騷的道:
“他娘地,這該死的世道,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窮,你可聽說過揚州鹽商八大家,財富可是大清國庫一半有餘,每年都有七八百萬兩稅錢上交朝廷,我們這些只能為錢銀想破腦子,可悲呀……”
兩人邊說邊進船艙裡,晚風寒冷刺骨,卻吹滅不了火。
~~
第二天便乘坐沙船回去。
大清民間建造的沙船,或是大福船都在兩三百噸以上。
即便大清水師噸位也與民間相同,一艘船能夠運兵兩百,只是無法遠洋航行,但在沿海使用綽綽有餘。
鄭軒回到島上之後,便帶了四艘船,三百多人,還是前往蘇州府的福山鎮,賄賂塘汛,河役所,之後換成漕幫船運,沿江西上,最後來到揚州,大約花費半個月時間。
就連孫無良這個粗漢也跟了過來,沒有活幹全身癢癢,希望搞點事做。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此詩描寫江南美景,而美麗清秀的揚州便是江南一員,當然也少不了特有景物“西湖”。
不過揚州的湖被稱為“瘦西湖”。
“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城濠連綴而成的帶狀景觀,並始終與大運河保持著水源相通的互動關係。
清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興盛,瘦西湖由於年長日久,湖心淤塞,鹽商便出資疏浚,並在東西岸興建起許多亭臺樓閣。
這瘦西湖會讓人聯想到揚州瘦馬。
甚至看到了瘦西湖美景,就已經把他比作了揚州瘦馬,由此得知瘦西湖極為美麗。
但鄭軒只會搖搖頭,而後淡淡的說一句,“你這是在想屁吃。”
你知道古代的湖泊以及河流作用嗎?
那都是用於傾倒糞水,垃圾,以及生活洗衣洗菜飲用之類的,特別是清朝人口眾多。
揚州已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的大邦(大城市稱呼),每天十幾噸的糞水都流入到700多畝地大小瘦西湖。養肥了許多西湖魚類,也極大的汙染水質,若你敢跳下去游泳,明天就會患上面板病。
古代人可沒有風景區的概念,更沒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